肠镜检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发布日期:2019-08-1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肠镜检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说起做肠镜,很多人会心存恐惧,觉得会很难受,很麻烦。于是,一拖再拖,有时候往往耽误了病情。

    肠镜检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消化内镜、疝外科主任张文兴教授介绍:不少人并不了解肠镜检查如何进行,在道听途说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肠镜的误解。

    肠镜就是一根细长灵活的软管,头端装有灯光、摄像头以及钳子,另外还有冲水和充气装置。肠镜从肛门进入大肠,并一直到达小肠的末端,冲水口可随时出水冲洗肠道,充气装置可使原本像气球一样瘪起来的肠道撑开,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

    肠镜端的灯光和摄像头将在肠道内的影像传到电脑上,操作医生可观察到肠道内的情况,如果发现肠道内长了异常的东西或是肠道本身出现异常,还可利用钳子钳取异常部分,送病理检查。

    医生在钳取肠道里的异物(如息肉)时,钳取过程中患者也不会感到疼痛,因为息肉上没有神经分布。大部分人都可在不用镇痛药的情况下耐受肠镜操作。


    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最常见的是发现息肉,或大或小、或软或脆、或有蒂或无蒂、或单发或多发。这时,医生会通过肠镜上细小的孔道将治疗器械送入肠道,将结肠里的息肉切掉并送到病理科化验,明确病变性质。另外,结肠炎、溃疡、出血、寄生虫,包括肿瘤,肠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张文兴主任提醒:如果有腹痛、腹胀、腹泻、便血或者肿瘤标记物升高,一定记得及时通过肠镜检查找出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肠道息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证实:腺瘤型息肉是癌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越大,癌变风险越大,大于1厘米的息肉癌变风险为10%上下,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能上升到40%左右。

    专家们建议:超过5毫米的息肉可以进行内镜下干预,采用内镜下电切治疗等手段以防范于未然,而对小于5毫米的息肉可以定期观察随访。

    即便是息肉恶变为早期大肠癌,只要息肉浸润程度没有超过黏膜层,内镜下治疗如黏膜切除或黏膜下剥离也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医治。


    做肠镜应该注意什么?

    做肠镜最重要的是肠道清洁,如果肠道内还遗留有粪便,就有可能隐藏或大或小的病变。因此患者在做结肠镜检查之前,要保证前3天甚至1周进食易消化的少渣食物,不要吃带皮和带籽的蔬菜水果。而且喝完泻药后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多进水,将肠道冲洗干净。


    需要定期肠镜体检的人群

    数据统计:大肠癌在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升高。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在40到60岁左右,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病也不少见。根据专家指南的总结,建议以下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

    无肠癌家族史的一般人群,建议45岁以上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则以后每隔3-5年检查一次;

    肠镜检查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应尽早摘除,术后每年进行一次肠镜复查;

    若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应适时接受肠镜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如果近期经常腹泻或便秘,肛门坠胀,以及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带血,黏液,及时做肠镜检查;

    中下腹部出现程度轻重不一的腹痛或胀痛,贫血常觉得疲劳,突然消瘦等也要及时进行检查。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