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怎样实现创新“突围”?

发布日期:2019-09-2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传统中药怎样实现创新“突围”?

    尽管有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有基本法《中医药法》出台,有享受“超药品”待遇的中药配方颗粒,有政府引导的标准化项目。但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事件曾出不穷,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名单和辅助用药目录虎视眈眈,新药上市通过率几近于零,中药制剂无一通过FDA审批,再加上龙头企业黑天鹅的三连击,目前中药企业处境可谓是四顾茫然。
     
    一、中药产业概况
     
    在一系列监管、控制措施下,中药产业疲态明显,行业洗牌已不可逆。大型中药企业纷纷转型,用多年来中药发展挣得的身家,布局化药和生物药产业。丽珠和步长已向生物医药战略转型,以岭采用中美双报的方式获批多个化药的ANDA,修正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打造了化药和生物药研发平台,石家庄某大型药业几乎解散了全部的中药研发部门,集中力量发展创新药。
     
    中药企业与时俱进是值得表扬的,但避而不谈并没有解决难题实质——中药该怎么发展?这是个中药行内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本着迈小步也是进步的态度,笔者抛砖引玉,就当前国内中药的创新探索情况进行浅析。
     
    二、继承传统是提高中药新药临床效果的捷径
     
    从2015年下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查从严后,中药新药申请和审批的路异常艰难。2016年至今,CDE仅批准上市了5个中药新药和1个中药仿制药。
     
    表1  2016—2019年获得新药批件的中药新药
     
     
     
    每个成功上市品种的背后都有值得学习的故事。金蓉颗粒和丹龙口服液来自院内制剂,九味黄连解毒软膏来自中医土方和高校科研技术开发,金花清感颗粒的成功得益于流感爆发形成的临床需求下政府主导的科技项目支持。从此可见,拥有确切、显著的临床疗效是开发中药新药的先决条件。而传承经典是寻找临床有效候选物的高效率渠道,例如开发院内制剂、民间土方或借鉴已上市的名方。
     
    三、科研是将经验转化为上市药品的关键因素
     
    在5个中药新药中,4个品种的背后有明显的科研推动力。这种现象反映了中药新药审批部门的规则和理念。实际上,改革中的CDE高度学习欧美审批管理植物药的原则,严格围绕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方针管理中药。 在这样的监管政策下,中药新药必须更加重视研发,并且对研发能力和规范提出了要求。
     
    医药科研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系统开展药物质量研究,将混合物的成分和化学结构尽可能清晰明确,以符合“质量可控”的基本要求。 同时,中药临床研究需在现代医学理念指导下开展,收集证据来阐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符合“安全有效”的基本要求。
     
    要想在这样的变革下生存,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是必要的,科研机构在此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中药企业以往普遍不重视研发(现在重视的也不多),没有积累足够的科研人才和经验,在这个方面捉襟见肘。
     
    四、IND蓄水池规模缩减但质量有所提升
     
    IND的审批同样因循以上原则,2015年后获得临床批件的中药品种,基本迈进了以上监管门槛。2015年后CDE受理临床试验的中药品种,由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的主导或参与的占比为37%,相比于2013—2014年22%的科研医疗机构参与率,有了显著提升。因此,近年获批临床的品种数量虽然比以前大幅缩减,但质量明显提高,未来几年的新药上市成功率也有望得到改善。
     
    目前2016—2019年获批临床的研究项目有159个处于临床二期(59%),30个品种处于三期(19%),35个品种处于一期(22%)。临床一期试验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9项,表明中药新药创制速度缓慢,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