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花》中回望消化科疾病谱变迁

发布日期:2024-02-0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从《繁花》中回望消化科疾病谱变迁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剧中呈现的20世纪90年代风俗人情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家的记忆宝盒。

    回望那时,作为一名医学生的我也开始了在医院的实习生涯。还记得在那些年,消化科的经典疾病就是消化性溃疡。



    从病史书写到诊疗思路,当年,老教授通过教学查房手把手地倾囊相授,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一一传授给我们。从“无胃酸即会无溃疡”的理念,到今天的“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老教授告诉我们,治疗溃疡不但要抑制胃酸,更重要的是根除幽门螺杆菌,这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消化科病房,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少了,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有研究报道,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是20年前的十几倍。这增高的发病率,部分源于我们的饮食不再是以如电视剧《繁花》中的“宝总泡饭”为主旋律,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肠道微生态发生了紊乱,并作用在有缺陷的免疫细胞,进而引起了肠道炎症。

    时光荏苒,医学也在不断进步。生物制剂等多种治疗措施,让医生有了更多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手段。

    20世纪90年代最凶险、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当属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血量大,病情急且凶险,医生在救治过程中常常是一袭白大衣变成了红大衣。而生长抑素的广泛应用,给了医生和患者更多希望,把患者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噩梦中逐渐解救出来。

    中国是肝炎大国,还记得当年那场“甲肝大流行”让无数上海人印象深刻。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消化科肝病专家一直想攻克的难题。随着1998年第一个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问世,很多乙肝患者的命运发生改变。

    迄今,不但抗乙肝病毒药物已经历了数次升级,治疗丙肝的药物也开始投入应用,丙肝已经可以实现治愈。这些医学的进步让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发病人数大大减少。

    如今,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营养过剩带来的脂肪肝变得高发。脂肪肝不仅是肝脏疾病,更是全身代谢过剩的象征,脂肪肝患者要警惕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信号。

    谈到消化科疾病的“凶险款”,一定要提到急性胰腺炎。它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对于它的救治,经历了外科手术、内科保守治疗到多学科救治的多个阶段。从早期多次开腹手术到内镜、腹腔镜微创治疗,从严格禁食禁水到尽早开放肠内营养,急性胰腺炎救治理念与时俱进地更新。

    在这30年里,肿瘤一直是消化科的高发疾病。除了家族先天性的遗传因素,近年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上人们活动量的减少,不仅让肠癌的发病人数大大增加,还使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对于有“癌中之王”称号的胰腺癌,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在专注其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幅度提升。

    医生的职业生涯,饱含了自己和同事、患者和家属的汗水、泪水。在欣赏《繁花》这部电视剧时,大家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无限感慨。因为那不仅是一段故事,更是一代人曾经的青春岁月。时代在变,医学也在进步。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时光,向曾经和一直在医学征程上奋斗努力的师长前辈、你我,还有未来的新生代,致敬!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