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化、低分化,上皮内瘤是咋回事?

发布日期:2024-02-0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高分化、低分化,上皮内瘤是咋回事?


    科普

    胃镜+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准确的方法,但是病友拿到病理报告后看不懂,听病理科专家讲如何看懂wei

    一文看懂病历报告



    胃镜+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准确的方法,胃镜观察到可疑病变,然后取活检(就是切片),以明确病变性质、类型。但是病友拿到病理报告后看不懂,这高分化、低分化,高级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咋回事?他们都代表什么?

    先介绍下“分化”:肿瘤细胞起源于既往正常和健康的细胞。病理学家使用“分化”一词描述癌细胞和周围正常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因为并非所有的癌细胞都相似。有些癌细胞与正常的健康细胞相似,而有些则差异很大。简单地讲,就是细胞长得越怪越不像正常的细胞,它的分化就越低,恶性程度就越高,它就越喜欢“调皮捣蛋”到处跑。



    病理医生一般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外观来判断分化程度:瘤细胞越接近正常细胞,则越成熟,通常称为高分化,有人称它为I级,往往长的较慢,有更好的预后;如果瘤细胞分化极不成熟,但仍保留某些来源组织的痕迹,则称为低分化,或称为III级,是侵袭性最高的肿瘤,预后更差。界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分化、或称为II级,生长程度与侵袭程度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也就是说分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正常的细胞,相应的预后也越好。



    上皮内瘤变,又称“异型增生”,指能发展为癌的肿瘤性病变,但此时还不是癌,而为癌前病变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逐步恶变,向胃癌转变。上皮内瘤变从病理的角度就是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和结构异型性的特征,性质上是肿瘤性的增生,但无明确的浸润性生长的证据。根据病变的程度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的结构改变轻微,腺上皮细胞出现轻、中度的异型,细胞核变长,但仍有极性,位于腺上皮的底部可见核分裂。低级别的可以定期复查,是不需要处理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的腺体结构异型性就比较明显,细胞由柱状变为立方形,细胞核大核浆比增高,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增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特别重要的是细胞核延伸至腺体腔侧面,细胞极性丧失,如果出现了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就需要治疗了,建议尽早在胃镜下手术切除。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