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优势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08-2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优势有哪些?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不少老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腰腿酸痛的情况,而腰间盘突出症更是最常见的“罪魁祸首”之一,是许多老年人都患有的一类令人苦不堪言的疾病。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常由于急性损伤或者慢性劳损,使得纤维环发生破裂,椎间盘髓核就会脱离原有位置,形成突出,当突出压迫神经时就会产生疼痛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下肢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状况。

    在过去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主要靠药物、按摩、推拿等保守治疗,但由于不能解决神经被压迫的症状往往效果不佳,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只能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腰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手术开刀治疗。基本手术方法为在腰椎的后方开个“小窗”,或者更大范围的去掉椎管后方的骨结构。这样打开椎管牵拉开神经以后就可以看到腰间盘突出的部分,在直视下直接将其切除并摘除髓核组织以防再次复发。这样手术往往费用高、恢复期长、且需要破坏周围椎骨结构,手术创伤大,令许多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手术也不是,不手术就更不行了,陷入两难的境地。

    幸运地是,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加深、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正在逐步成为腰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而这种方法就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手术时将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用这套系统进行手术操作。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近1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将椎间孔镜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经椎间孔放置于突出的椎间盘部位,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受压的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经工作通道摘除突出髓核组织、绞除部分增生的上关节突骨质、切除部分增厚的黄韧带,扩大狭窄的神经根管,从而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持续灌洗消炎,运用射频电极修补纤维环,消融神经致敏组织,解除患者软组织的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优势在哪,究竟为什么能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技术呢?

    安全,损伤小。该技术采用侧方或侧后方,避免了传统后入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需要切除椎板,也不需要破坏周围正常的肌肉和韧带,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减少了手术产生椎管内组织损伤、术后神经根粘连和术后癜痕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加安全,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复发率,对病人身体损伤更小,能够产生更好的疗效。

    修复功能。相比于传统手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摘除髓核的同时,还能利用射频电极修补纤维环,消融神经致敏组织,使得手术更加方便,效果更好。纤维环牢固性降低是腰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修补纤维环能够在根本上解决腰间盘突出产生的原因,能明显降低手术后复发率。

    直视下操作。通过内镜系统,将手术视野清晰地显示在高清显示屏,每一步操作都在直视下完成,确保安全,确保疗效,能够保证准确摘除髓核,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一致。

    切口小,创伤小。相比于其他手术,该手术的工作通道仅有7.5mm,皮肤切口仅8mm,出血不到20毫升,感染和术后出血的几率低,术后仅缝1针,是创伤最小的手术

    安全性高,恢复快。手术采用局麻的方式进行,手术全程可跟病人进行互动,一旦病人有任何不适都可以直接反应给医生,减少神经损伤的几率,且对那些不耐受全麻的患者也可进行该手术。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窥镜下使用特殊的射频电极,可进行纤维环成型和环状神经分支阻断,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

    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综合成本低,费用比传统开放手术要更低,对贫困的家庭更加友好。

    总的来说,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较大优势,在临床上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值得推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微创手术,严重椎间孔狭窄、椎间盘骨化、腰椎不稳、椎管狭窄的病人不推荐或不能进行微创手术。但排除这些情况外,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方面还是值得首先考虑的。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