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清热除烦解毒凉血

发布日期:2019-08-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栀子清热除烦解毒凉血





    栀子的花香很独特,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诗》里描述为“雪魂冰花凉气清”,是说它花开似雪,且吐清凉之气,卓尔不群。



    其实,栀子不光花好,其果实更是中医里的一味良药。

    《神农本草经》言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栀子善清三焦之火,善治头面五官各类火毒上攻。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所以凡眼中结膜发炎,目赤肿痛,口腔鼻腔炎热肿痛,以及咽喉红肿热痛,甚至中耳炎,鼻窦炎,但见脉势弦实有力偏数者,都是三焦热盛,这时栀子均可使用。

    朱丹溪言,栀子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所以栀子清三焦火,上能清心肺热,中能清肝胆脾胃热,下能清膀胱水府热,又能引众热下归水道,使浊火下排,不上炎上扰,自然神明清静,身心和调。

    栀子还用于热毒、实火肿毒,又有凉血止血之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丹皮等配伍。

    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还能消肿活络,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

    关于栀子的炮制

    生栀子

    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净栀子剖开剥去外皮取仁即为生栀仁;生桅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生用清热泻火,临床应用以外热用皮泻肺火,内热用仁泻心火。留皮除热于肌表,去皮却热于心胸。

    炒栀子

    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其性味苦寒,易损伤脾胃,炒后减其寒性,药性缓和。

    焦栀子

    1、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2、建昌帮炮制工艺:取净栀子,辅料为油砂,均匀炒热,倒入干燥净栀子炒至药材表面焦黑色,内为老黄色,存性时取出,放凉,筛取灰屑即得。

    若生用清三焦实火,炒焦至黑,可清三焦郁热。

    栀子生用能起水阴之气上滋,复导火热以下行,若炒黑则但从上而下,不能起水阴以上滋,故仲祖栀子豉汤生用不炒,有交水火,调和心肾之功。

    而后人委言栀子生用则吐,炒黑则不吐,且以栀子豉汤为吐剂。

    栀子炭

    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炒黑用于止血。

    另栀子经姜制后,可增强除烦止呕之功。治呕吐反胃,嘈杂吞酸,痞闷噫气。



    关于栀子的配伍

    栀子配淡豆鼓

    栀子苦寒,善清热泻火除烦;豆鼓辛甘微苦性寒,善宣散郁热而除烦。两药相合,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栀子配茵陈

    栀子苦寒,功能泻火除烦、利湿退黄;茵陈苦微寒,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两药合用,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栀子治扭伤

    若大家运动时不小心扭到脚踝,不及时处理患处仍然肿胀疼痛,可以使用栀子粉来处理。

    将生栀子打碎成粉末,加入等份面粉,再将白酒、蛋清等比例配好,用以调拌栀子粉至匀浆糊状,敷于肿痛处。

    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痛范围5毫米,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时适当抬高患肢。每24小时更换药物1次。一般治疗1次后,肿胀疼痛明显缓解,3天肿胀消退。

    一般舒筋活血药在急性外伤24小时内不宜外用,因其易加重皮下渗出,致使局部肿胀更甚,而栀子粉外敷却无此弊端。

    用该方外敷后,局部皮肤均出现青紫色,属正常现象,系药物染色所致,几天后自行消失。患处有破溃者,暂不宜使用。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