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无根据?老祖宗的东西

发布日期:2019-07-1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冬病夏治”无根据?老祖宗的东西


    总听老一辈说“冬病夏治”,但具体的概念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却一知半解,何为“冬病”,“夏治”是否更具效果?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也有人说,这只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一句医学古训,并未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做支撑,但真的是这样吗?

    “冬病夏治”,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

    咱们将字面拆开了解,“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体内没有火气”。通常的症状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而这一现象在中医称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所携带或产生的热量不够,从而寒气由内而生。就好比有的人就算夏天,睡觉也要盖着被子,多穿一件才觉得舒服。

    但即使如此,虚寒体质的人也并非在夏季就可以“为所欲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喜欢引用冰镇饮料、冰镇啤酒等,然后无论上班还是休息,整日在空调温度调的极低的房间里耗着,这样陈寒未祛,又添新寒。寒气长时间沉积,久而久之,身体被寒气侵袭之处,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那么“冬病”为何“夏治”更具效果呢?其实从天气、温度等原因也可以推断出其中道理:“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于虚寒,冬季本因外界环境也是严寒冰冷,而导致内外两寒交替,驱寒困难,所以在冬天治疗寒症,就如同阴天晾衣服,效果不大。

    但在盛夏之际,因暑热骄阳,气温剧增,体内更是心火正盛,这时躲藏在体内所积攒的寒气,经过药物或是其他医学手段的辅助治疗,很容易被驱赶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冬病夏治”的医学理念还主要拥有以下几种目的:

    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易复原,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通过“夏治”的手法,一方面驱除体内的寒气,去除引起的疾病的诱因,改变体质。另一方面冬季的寒气会在体内沉积成为病因,出现气血不畅、关节痛、手脚麻木和畏冷,夏天治疗可以除去病因。从两方面起到治疗未病的效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