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治理中成药命名乱象 超5000种药品或受冲击

发布日期:2019-06-2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食药监总局治理中成药命名乱象

      超5000种药品或受冲击

      高瑜静、张家振

      中成药频繁“改头换面”,命名暗示夸大疗效等乱象将迎来进一步规范。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印发《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中成药通用名称一般不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也不应用代号命名;不应采用“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和“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

      这一被医药界称为“改名新政”的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包括云南白药贵州百灵华润三九同仁堂等在内的多家上市药企药品或受“改名新政”影响。

      贵州百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件是涉及到整个行业的,大家都会积极地去沟通、反映相关情况。这个事情(中成药改名)如果要做,也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目前来讲,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意见、看法,国家也是希望在听取企业的意见基础上最后再来定这个文件。”

      超5000种中成药或受冲击

      根据“改名新政”,中成药命名要遵守“科学简明,避免重名”“必要、合理”“避免暗示、夸大疗效”和“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等四条基本原则,在命名过程中应科学、明确、简短、不易产生歧义和误导。并且,一般不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也不应用代号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改中成药命名规则中还提到,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名称中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同时也不应采用“宝”“灵”“精”“强力”“速效”“御制”“秘制”等“夸大、自诩、不切实际、溢美”之词。

      记者在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国产药品一栏中检索发现,分类设置为国产药品、中药带“速效”的内容列表,共有 33条记录;分类设置为国产药品、中药带“降压”的内容列表,共有 199 条记录;分类设置为国产药品、中药带“灵”的内容列表多达2339条记录。

      对于改名新政带来的潜在影响,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的公开表态较有代表性。李劲表示,指导原则意见征求稿中的相关要求将影响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假如云南白药需要改名,那么云南白药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公众认知或将坍塌,预估损失将超过100亿元。”

      对于这一预估损失的计算和应对措施等问题,本报记者致电、致函云南白药集团,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此外,修改中成药命名规则还明确,“名称中除剂型外,不应与已有中成药通用名重复,避免同名异方、同方异名的产生。”

      这一规范剑指中成药市场中大量药品重名现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一些市场紧俏的中成药,药企常常蜂拥而上进行投产。以骨藤为主要成分的肿瘤用药“消癌平片”为例,在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包括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江西聚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68家药企出产。

      对于中成药改名新规可能对业内带来的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告诉记者,“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范我们做过统计,大概有5000多个中成药名都要面临改名或受到冲击。”

      为了解意见征求完成后,上述命名指导原则的后续进展,记者多次致电国家食药监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但其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不宜一刀切”

      中成药“改名新政”之下,一些老字号中药药企或首当其冲。

      “中药没有商品名,中药品牌的重要载体就是中成药的通用名。如果改了,不仅会损害国家品牌战略的实施,而且会使老字号中药企业多年的投入和心血付之一炬。”郭云沛表示。

      而华润三九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中成药改名’只是一个意见征求稿。如果真正涉及到改名,我们的市场品牌部会作出应对。”

      华润三九公开资料显示,“999”品牌在消费者和医药行业中均享有较高的认可度,多次被国家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高认知率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是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基础。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