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南京研讨:如何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发布日期:2019-07-1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人民网南京7月9日电 (记者姚雪青)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包括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着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等。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实施中遇到什么挑战?基层有哪些经验?

    记者从今天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召开的“合理用药·中国行动”研讨会获悉,近年来,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过度或不合理使用,造成相关的耐药率增长较快。2017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1.5%、9.0%、20.7%和56.1%,形势较严峻。

    为积极落实国家遏制碳青霉烯类耐药精神,减少病人发生耐药,迫切需要各大医院特别是重症医学科不断提升科学使用抗生素的管理理念。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介绍,该院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管控措施,从2015年建立一支由感染、药学、临床微生物、院感、信息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合作的抗生素管理工作组,以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来管好抗生素的使用。目前,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近年来整体向好,2018年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1.92%,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98%,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6.0DDD,均远低于国家卫健委的指标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要降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发生,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规范使用和管理同样迫在眉睫。“很多重症病人发生耐药在基层医院就已产生了,医联体建设中应将抗生素的规范使用下沉到基层医院,从源头上降低耐药发生率。”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毅主任说。

    目前基层重症感染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杨毅坦言,临床上要加强炎症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不能忽视临床症状体征,而简单地将病原学结果作为“金标准”;不能忽视感染部位筛查及病原学送检,如果拿着一套抗感染方案应用于所有患者,是不科学的;不能全照搬指南意见,或将重症感染与耐药菌感染混为一谈,导致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增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

    为改变这些问题,该院ICU将感染诊治工作不断向基层和医联体机构延申,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医联体内医疗机构远程指导,传递规范的重症感染管理理念,构建起医联体重症感染防控网,推进重症感染管理理念的传播,进一步引导抗菌药物科学使用。 


    (责编:张妍、张鑫)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