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如何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而言,加强门诊共济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门诊共济保障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惠民政策。可以说,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是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发挥共济功能的重要突破,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确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更加顺畅运行,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三医”协同联动。这是中国医疗保障实践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当初职工医保的制度设置是为了顺应职工早已形成的就医习惯,是医保制度对当时医疗系统的主动适应,那么,当下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建立,则需要医疗系统的主动配合,以方便退休人员看病就医。为此,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应强化门诊老年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的诊疗力量,确保门诊服务供给能够尽量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就医、检查、取药等环节手续,尽量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虽然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看病就医,从挂号付费,到查询检查化验结果拿取药品等各环节,都大幅消减了排大队、长等待问题,然而,新技术往往对老年人并不十分友好。老年人学习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且部分老年人甚至排斥新技术,手机只用老年机,拒绝使用智能手机。如果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忽视了这个问题,将给老年人就医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信息化中的适老服务这个问题对老年人门诊治疗的影响远大于住院。老年人住院一般都有家人陪同,门诊时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他们往往不愿麻烦家人,选择自己独自就医。

    换句话说,退休人员对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期待不仅在于降低自负费用,同样重要的是进一步方便就医。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运用过程中树立“适老化”理念,比如,在采用手机支付的同时,适当保留现金支付窗口以方便老年人就诊,进而全民推进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建设。

    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多次证明,“三医”协同是医改工作的难点、堵点和关键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医保部门一家之力所能完成,需要医疗、医药协同发力。要知道,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获得感直接来源于就医抓药的直观感受,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三医”地良性互动,确保医院门诊和零售药店能够同步“跟上”医保改革之路,让百姓真真正正感受到制度改革的民生本意。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