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二代” 始终追随父辈脚步 毕业后我也做医生

发布日期:2019-05-2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医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它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天迎来2016届学生的毕业典礼,本报记者了解到,其中有不少毕业生是“医二代”。他们锲而不舍,始终追随着父辈的脚步。毕业季里的“医二代”将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长大后,我就真的成了你!”

      A03

      医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它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天将迎来2016届学生的毕业典礼,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其中有不少是“医二代”。他们不管艰难险阻,愿始终追寻着父辈的脚步。毕业季里的“医二代”千言万语正化为一句话:“毕业生长大后,我就真的成了你!”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童年的书柜里不是漫画而是医学图谱

      这些“医二代”在寻找未来职业的路上,他们选择了穿上和父母一样圣洁的白袍,选择了负上和父母一样救死扶伤的职责,因为懂得,所以坚持,他们比其他医学生可能更早感受到这份职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内蕴,可能更深体会到这份职业背后汗水、泪水与笑容交织的复杂。

      采访中,青年报记者发现了他们身上许多共性——大部分“医二代”的童年读物是医学图谱,他们的童年乐园是医院病房,他们亲眼目睹了医生父母的忙碌、辛苦,也亲眼见证了他们在治病救人后的快乐、骄傲。

      2016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姜毓出生在山东潍坊,父亲是潍坊市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医生,母亲是一名血透中心护士。他从小在医院的家属院中长大,成长的过程似乎都与医学有关。

      “与大部分人不同,我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医学书籍,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各种医学图谱。虽然小时候的我,并不懂这些图片的意义,但我竟一点也不害怕,还饶有兴趣地经常温习,父母也感叹我真是天生做医生的料。”姜毓回忆起童年没有漫画的书柜时显得一脸自豪。

      他的小学就在一所医学院旁边,每天放学都要经过这里,而这也是他和小伙伴们每天放学后的常规探险活动的地方。“我们探索医学院的每个角落,嗅着福尔马林的味道溜进解剖教室,在窗外兴奋地偷偷看系统解剖,被发现后狂奔逃跑。”在姜毓看来,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与医学结缘,而这也影响了自己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

      2016届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毕业生、学士周辰,如今直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他的母亲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毛家港镇卫生院护士。因为妈妈工作的关系,小时候他也没少睡过住院部的值班室,以至于到了自己实习值班的时候,睡在科室值班室的床上,竟有莫名的熟悉感。

      青春期的叛逆成了最坚定的高考志愿

      “我也是社会上俗称的"医二代"。”2016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毕业生、博士虞文嫣,毕业以后将在瑞金医院血液科规培,她的父亲是上海解放军八五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不少医生的孩子都是在对父母的尊崇中悄悄成长, 并向往着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间天使。小虞说,自己很幸运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名军医,母亲是大学教授,父母亲对待学术的治学严谨,对待患者、学生的尽心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她至今还记得当时交大自主招生面试时,评委不解地问她:“现在很多父母是医生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你怎么就这么坚定要来医学院呢?”小虞的回答是父亲曾说过一句话:“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也正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她铭记于心,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2011年,周辰也到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把所有志愿都填上了医学类。“我从小在医院家属院里长大,太熟悉医院的环境,太了解这个行业所有的喜怒哀乐,太知道这个行业不易与艰辛,也太清楚这个行业所有的幸福。然而,我妈反对,因为她在这个行业里辛苦了大半辈子了。”

      妈妈希望儿子读金融或者管理,“学什么医,那么辛苦,你看我干了那么多年了咱家还是那么穷。”但倔强的周辰没有听妈妈的意见,他知道妈妈只是以爱的名义希望他今后过的日子更舒适一些,但自己青春期的叛逆依然发泄在这件事上。最后的结果是如愿以偿,并且幸运地被交大医学院录取。

      周辰坦言,其实妈妈很多以前的同学已经离开了护理这个职业,而她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近30年。虽然她总是唠叨着问儿子要不要改行,但是妈妈对临床工作的那份爱和坚守,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告诉孩子要永远坚持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东西。

      当上儿科医生与妈妈做起同事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