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体系建设:应从社会中来 到社会中去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急救医疗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包括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海陆空立体化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国、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受人口老龄化加深、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社会对急救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目前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内涵质量仍需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加的急救医疗需求,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人口老龄化加深等背景下,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项目面临着哪些政策机遇,如何规划建设快捷高效的急救体系?针对上述问题,4月26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尚行关爱,全民健康——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国急救体系如何规划建设”主题沙龙在北京怀柔东亚尚院举行,来自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陆军总医院、航天中心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急诊科主任、医生就如何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院前急救需补短板

    主持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国、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请问,我国目前急诊科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黎檀实:中国的急诊科从2000年开始发展迅速,现在可谓急诊科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急诊科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要有一定的物质积累,人开始重视生命质量,这也是健康中国概念的缘起。

    急救其实是所有专科里面离社会最近的,它是一个具有学科以及社会双重属性的体系。重大公共事件的突发急救能力其实对保障我们转型期社会健康运行十分重要,也代表了政府对百姓健康的关爱。

    但不容否认,国内急救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院前急救是最薄弱的环节,同时还有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为什么专科医生不愿意到急诊科工作?因为急诊科是一个风险大、工作强度高、比较辛苦的医学部门,有些急诊手术需要在深夜临时进行,急诊医生的薪酬待遇也有待提高。

    王旭东:急诊科过去称急诊室,看急症和重症的诊室,经急诊诊治的患者如需进一步治疗会收到专科,急诊仅起到通道的角色,没有学科特色,俗称“万金油”。经过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加强治疗及综合治疗”四位一体的急诊急救体系,急诊科有诊室、抢救室、手术室、急诊ICU、急诊病房或急诊留观室、输液室等等。随着人口老龄化,急诊负责救治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病人将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急诊科相比过去在两个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一是现在急诊科的医生相对固定,使得人才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二是增添了很多先进设备,这两点对于提升抢救水平都很重要。目前国内大部分危重症患者院前依赖120急救系统,但他们工作量大,非常辛苦,有时可能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大型医院的急诊科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并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急诊科的救护车开到哪,抢救室就在哪,如允许急诊科参加院前急救势必让患者受益,应让急诊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单毅:我认为,在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方面应该进一步关注和加强。院前急救医生需要回到医院和急救院内人员合作,共同学习和提高,这是急救体系建设中关键的一环,也是目前国内相对薄弱的一环。

    如果急救医生只在院前参与急救,而不参加医院内的急诊工作,对病人的病情发展、前期处置和后续疗效的观察就会缺失。同时对很多医学上的最新研究,也可能会慢慢脱节。

    单志刚:在我看来,在急救转运上,交通拥堵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北京,堵车的时候连应急车道都被占用,严重影响了120急救车的通行。其实某些发达国家利用飞机转运急救的运送速度是最快的,但普遍应用仍不现实。我建议可以考虑地铁运载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

    主持人:相关统计显示,猝死等需要急救的患者约70%发生在家中,25%发生在其他场合,仅有5%发生在医院内,也就是说一些重大疾病急救还需要社会广泛参与。请问如何才能更好地规划建设急救体系,在急救服务水平提升上更多地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

    黎檀实:在我看来,国内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需遵从“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原则。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