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风邪”疾病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多风”的春季已悄然来临,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一般入春后,南京市中医院接诊多例患者,有三大类患者为数最多。一为咳嗽,二为眩晕,三为感冒。而这三类疾病根据中医理论应当辨证论治。

      一般来说,可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两型,如未得到积极治疗,或体质较弱者迁延不愈,还可进一步发展为温病(风温),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炎。风寒咳嗽主要症状为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还可伴恶寒发热,治疗上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原则;风热咳嗽患者一般咳嗽较剧,咽喉干燥疼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色黄,易汗出,常伴有流黄涕,口渴,头痛,身热,肢体酸痛等症状,当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至于风温一型,常可见咳嗽气粗,喉中可有痰声,痰多粘稠色黄,咯吐不爽,面红,或有身热,胸胁胀满,便秘,苔黄腻。中药可用苇茎汤等,兼有表证者亦可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眩晕又多见风阳或风痰上扰清空两型,风阳者临床常见眩晕,耳鸣,头胀痛,目赤,目胀,口苦,失眠多梦,面红,急躁易怒,可用平肝息风法;风痰上扰者可见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饮食不香,嗜睡,苔白腻,临床运用化痰息风等法,也可获得明显改善。

      感冒也是“多风”季节的多发病。春季常见感冒医以祛风散寒为治疗原则,一般选用荆防败毒汤;风热感冒可见身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咯黄痰,咽燥,咽喉红肿,鼻塞流黄涕,口干,治疗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为治疗原则,常选银翘散为主方;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较一般感冒重,相当于西医说的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易发生传变,入里化热,继发或合并其他病变,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和传染性,治疗应遵从中医温热病的原则,解表同时应加以清热解毒之法,常用中药有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等。同时注意解表时慎防伤阴液。

      由此可见,中医诊病,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谓之“天人相应”,若气候剧变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或人的适应能力下降时,就不免要发生疾病。春季多风,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所以要顺应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风邪侵袭。

      钱文娟 整理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