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麻醉医生的一天: 医疗安全的“守门员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编者按:“给病人打一针,让他们睡个觉。”这是多数人对麻醉医生的“刻板印象”。而实际上,麻醉医生贯穿着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过程,他们不仅要懂麻醉,还需贯通内外科知识,是毫无疑问的全科医生。而手术效果的好与坏,患者感受的舒与痛,也跟他们密切相关。

      麻醉医生到底有多重要?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等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麻醉周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首次将3月27日至4月2日定为“中国麻醉周”,以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及科普工作。4月4日,记者带您走进全省“最牛”麻醉手术部,并亲历麻醉医生的一天。

      全省“最牛”麻醉手术部长啥样?先来戳记者在浙二滨江院区麻醉手术部的探秘视频吧!(文内有福利,附上《麻醉手术医生的一天》视频)

      1

      满眼游丝兼落絮,一霎清明雨,春日景已深。可对麻醉医生于静来说,再好的春光,却也无暇顾及。“天不亮就来,天黑了才走。”是她成为麻醉医生6年来的日常。用她自己的话讲,这将近2000个日夜,总是“箭在弦上”。因为,麻醉不断,风险就随时可能发生。

      4月4日晨7时20分,浙医二院滨江院区麻醉手术部外,已有几个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进入手术部内,满是匆忙的脚步与背影。于静换好浅蓝色的工作服,戴上“小蓝帽”,这边布置麻醉住院医生将当日所需麻醉药品与耗材取来,那边一路小跑到手术间检查麻醉机等设备。

      前一天,她已将第2天手术病人的情况了熟于心。10分钟后,晨会开始。这一天,他们重点交流上周在中美麻醉质控论坛上所学的最前沿的麻醉知识,而于静作为当天论坛的翻译之一,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后,麻醉医生们开始汇报当日手术病人的情况,对一些危重病人进行全科讨论。

      2

      一切都像平常一样,普通、忙碌。早会结束,麻醉医生们立马踮起小碎步,分散到各个手术间。在浙医二院麻醉科,本科内、规培、进修、实习的麻醉科医生共有三百余人,以“帽”取人便于进行分级管理,即不同级别的麻醉医生通过佩戴不同花色的帽子来辨别:红色是小于3个月的麻醉医生,白花帽是三个月以上的麻醉住院及进修医生,蓝色是主治及以上麻醉医生。每台手术大都由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参与。每间手术室一般会有4-6台甚至10余台(较短小)手术。

      “每天的工作,重复却充满挑战。”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麻醉操作中,却往往伴随着很高的风险,而麻醉医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抢救生命的技能。他们与主刀医生分饰两角,一个“开刀去病”,另一个“麻醉保命”。可以说,在手术整个流程中,麻醉医生是名副其实的医疗安全“守门员”,陪伴病人一起“来回鬼门关”。

    记者亲历麻醉医生的一天: 医疗安全的“守门员

      浙二麻醉手术部。

      3

      “小伙子,一会儿醒来后嘴巴里会有根管子,有些难过,但不要紧张,嘴巴张开拿掉就好了。”6号手术室内,8时30分,一切准备就绪,于静与主刀医生、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后,欠下身来与患者交流。患者的年龄、体重、禁食情况、手术部位等需反复核对。

      面前的患者是位14岁的男孩,打篮球时与小伙伴碰撞致左侧锁骨骨折。“放松,不要紧张,你自己数10下,然后就睡着了。”正说着,于静缓慢将不同的麻醉药物经静脉一一注射进男孩体内。很快,男孩意识及自主呼吸消失。

      这时,于静一手托面罩,一手挤压氧气皮囊进行辅助呼吸,只见男孩胸廓对称起伏。大约3分钟后,去除面罩,径口插入气管导管并妥善固定。60秒内,插管完成,接麻醉机,设置氧气流量及呼吸参数等,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监护仪上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一切正常。

    记者亲历麻醉医生的一天: 医疗安全的“守门员

      麻醉医生的日常

      4

      站在一旁的主刀陶医生说了句“开工”,6号手术室首台手术正式开始。也许,你会觉得,这时,麻醉医生要“退场了吧”,还真没有。待主刀医生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并开始手术后,于静和一旁的麻醉住院医生也丝毫不能怠慢,耳朵时刻关注监护仪里心跳的声音,眼睛需时刻注意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处理。

      “手术切皮时,对患者刺激很大,血压会有所波动。术中任何的剧烈刺激均需麻醉医生及时调整麻醉深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术中出现的任何风险都很未知,麻醉医生一旦发现不对劲,就需要快速做出反应,通过药物等手段,将患者生命体征调整至正常范围,保证主刀医生手术顺利进行。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