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促进村财“造血”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06-2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竹洋村采取多项措施,每年实现村财收入17.1万元;油坑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实现村财收入10万元;三佛塔村入股实施农业,每年实现村财收入25万元;大白鹭村入股紫菜产业,每年实现村财收入8万元……2017年,福鼎市大多数行政村交上一份满意的“材财收入成绩单”。截至2017年底,福鼎全市经营收益1万元以上的村达225个,占90%;经营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达84个,占33.6%。

    进入新世纪以来,福鼎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多数行政村村财没有实质性收入,甚至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的空壳村也不在少数。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导村民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壮大村财,大多数贫困村先后脱贫“摘帽”,特别是随着福鼎白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一些村落借势发展,材财逐渐壮大起来。

    腾笼换鸟 村财“造”出来

    “村财有了收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再也不用捉襟见肘了。”福鼎市叠石乡竹洋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维腾坦言。

    竹洋村位于福鼎市东北部,是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全村人口1821人。同时林业资源丰富,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在农业主导时代,竹洋村曾经辉煌一时。但是竹洋村位于福鼎市区水源头,近年来随着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发展受到限制。竹洋村与其他乡村一样需要政府“输血”过日子。

    竹洋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竹洋村决定因地制宜,唤醒“沉睡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财。随着当前福鼎白茶走俏市场,原来荒废的茶园却成了香饽饽。村两委决定将村里260亩集体茶园流转给茶企,据了解,每年仅这一项,村财就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有了这1万元的收入,为我们村财脱壳,促进‘造血’打下了坚实基础。”陈维腾说。

    去年,村里能人带头在村里建立白茶驿站,不仅解决了当地茶叶销售问题,而且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村里土地资源。竹洋村以2亩土地流转形式入股白茶驿站,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金2万元。

    与此同时,竹洋村还抓住乡里水电站扩容的机会,投资10万元入股。据估算,这个项目每年可以为该村带来1万元收入。投资库区养殖每年也可以分红2万元……通过打好乡村发展“组合拳”,竹洋村村财收入逐渐增加,2017年实现村财收入17.1万元。

    竹洋村是福鼎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破解“空壳村”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福鼎市将村级收入达标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补短板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财政预算安排3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用于持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而竹洋村就是财政扶持受益村之一。财政资金为村级集体经济“补血”后,福鼎市还通过引进企业合作经营、盘活村集体土地、茶果场、闲置教学楼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益,促进村财“造血”。

    壮大村财经济,除了盘活固有资产,还需要产业支撑。

    在发展产业方面,竹洋村做了很好的实践。村财脱壳迈出第一步后,竹洋村继续在茶业方面“攻城掠地”。陈维腾从浙江永嘉引进乌牛早绿茶,鼓励村民种植“乌牛早”,同时成立了乌牛早茶合作社,在种植、采摘、销售等方面给予村

    民指导。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全村乌牛早茶种植面积达250亩。由于品质好,目前每年生产1000斤的乌牛早茶走俏江浙市场。1亩产8000元计,仅这一项全村收入达200万元。而且乌牛早茶季节性短,并不影响村民采摘福鼎白茶。采完乌牛早茶,紧接着还可以采摘福鼎白茶。这样一来,村财不仅有收入,村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村民吴守更家里种植了2.2亩乌牛早茶、2亩多福鼎白茶,年收入达5万元。

    嵛山镇鱼鸟村也巧做旅游文章,通过发展旅游、民宿等产业,不仅富了村民,而且村财收入也节节攀升。

    随着嵛山岛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业也不断兴起,鱼鸟村村民从中看到了商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渔农旅”三结合的生态休闲观光产业。2014年,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将近700亩土地林地流转至合作社,村民全员入社,开发集果蔬、苗木、花卉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同时发展集海边垂钓拾贝、近岸休闲捕鱼、沙滩休闲运动、海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月亮湾渔耕乐园,打造“吃住娱”为一体的月亮湾渔旅休闲度假区。

    由于经营有道,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2017年月亮湾共吸纳3.5万名游客,营收额达189万元。村民依托海岛生态和旅游资源的完美整合,年增收近130万元,促进周边农户年人均增收5860元,带动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