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扬帆出海:在马来西亚靠什么走出唐人街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12月的马来西亚正逢雨季,淅淅沥沥的夜雨过后,天气微凉。一大早,南方日报“岐黄海踪——中医药文化全球深调研”团队从吉隆坡沿西南方向驱车40余公里,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巴生。

      一间布置精致简约的诊所内,76岁的名中医邓慧坚正为病人施针,只见她手握银针,选穴、着力、捻转、提插,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外面又来了五六位患者等待看诊。

      在马来西亚,走出唐人街的中医药不仅受到华人的青睐,也得到其他族裔的认可。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推进规范化监管,包括中医学在内的马来西亚传统与辅助医药在临床、医药和教育等方面从行业自我管理向立法管制过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当地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成为中马两国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的新热点。

    中医药扬帆出海:在马来西亚靠什么走出唐人街

    谢奇正在用深针疗法为一位患者治疗眼疾。李卓 摄

      人才培育▶▷

      本土中医高等教育蓬勃兴起

      82岁的马来西亚华人黄先生患糖尿病已有50年。西医诊疗显示,他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轻度白内障。为此,黄先生辗转吉隆坡多家公立医院治疗,但都收效甚微。不久前,他的视力突然急剧下降、泪流不止。见状,家人向当地名老中医谢奇求助。

      在吉隆坡民康医务所内,待黄先生闭目后,谢奇以左手轻推其眼球向外侧,右手持针,而后向睛明穴缓慢垂直进针,并留针15分钟。待针感传至黄先生整个眼睛,谢奇缓慢提针。“太神奇了,我的视力清晰了很多,眼睛的肿胀感也缓解了!”黄先生惊叹不已。

      年逾古稀的谢奇是2014年马来西亚名老中医杰出贡献奖得主、世界中联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探索运用针刺疗法诊治疑难杂症已近50年。为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临床研究验证,他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合作开展青光眼课题研究。近些年,他多次赴广州、深圳、重庆、台北等地参与经方班学术研究会,主讲眼疾深针疗法。

      “作为一门古老又颇具创新特色的学科,深针疗法源于中医眼科针灸体系,用之得当的话,效果显著。”马来西亚中医眼科学会会长林金海博士表示,经过谢奇等华人中医师多年的研究与推广,深针疗法在马来西亚日渐走红,并引起多国中医界同行的关注,这正是中医药文化在当地开花结果的缩影。

      近年来,为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加速推动深针疗法国际化,谢奇时常赴吉隆坡各大学中医系开办讲座。“马来西亚中医药高等教育正迅速发展。”谢奇高兴地说,从2009年至今,马来西亚已有7所私立大学成立中医系,开设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大学加入进来,中医界将百花齐放!”谢奇对未来满怀憧憬。

    中医药扬帆出海:在马来西亚靠什么走出唐人街

    英迪国际大学中医系学生在学习中药药剂相关知识。龚春辉 摄

      在这些高校中,饮“头啖汤”的是英迪国际大学。2009年,经马来西亚高教部批准,该校成为马来西亚首家获批开展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机构,首批招生4人。

      “中医系实行中英双语教学,学制5年,核心课程与教材参照中国高校。目前全系在校生约60名,其中既有华裔学生,也有巫裔学生,还有数名来自邻国的留学生。”英迪国际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黄灵颂指出,中医系现已培养了70余名毕业生。

      截至2018年底,英迪国际大学中医系已有12名毕业生通过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中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中1人已毕业回马来西亚发展。在黄灵颂看来,中国是中医药的起源地,赴中国留学是一种“朝圣”,“尤其是广东,与马来西亚在地理环境、草药品种、疾病谱等方面类似,我鼓励学生去广东实习、深造”。

      规范管理▶▷

      中医有望被纳入政府医疗体系

      私立大学申办中医学系浪潮的出现,与马来西亚政府对传统与辅助医药教育工作的管理密切相关。2009年起,随着马来西亚高教部批准私立大学以全英语或中英双语授课形式提供中医教育,原有的民间中医学院被官方禁止招收新生。其中,创办于1955年10月的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被高教部要求转变办学模式,并改为非华语教学。目前,这所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下属的民办中医学院已停办多年,正按照马来西亚高教部的要求重新申办。

      记者采访获悉,政府加强对传统与辅助医药的管理不单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在临床、药物、科研等领域亦是如此。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