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医学界迎来新的精准力量

发布日期:2019-09-0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中国老年医学界迎来新的精准力量

    深圳2019年9月2日 /美通社/ -- 8月30日至9月1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第二届年会”在福建福州隆重举办。作为精准医学技术的知名专家,承启生物首席科学家、暨南大学张弓教授经过严格的遴选流程,入选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CSPM)委员,应邀参加了这一国家级精准医疗盛会并现场接收委员证书。中国老年医学界由此迎来了新的精准力量,将有望解决“精准医学不精准”的难题。

    承启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弓教授现场接受委员证书
    本届大会以“促进精准医疗,谱写抗癌新篇章”为主题,邀请了国内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 500 余位肿瘤医学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精准医学在肿瘤上的应用。
    业界困扰:精准医学并不那么精准
    精准医学通过对个人的基因测序或蛋白质组质谱分析,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在疾病发生后找到更适合个人使用的药物。但目前,测序与质谱普遍存在着费用昂贵、准确度差的问题,困扰着整个医学界。
    本次大会上,CSPM主任委员洪专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明确提出:“当下精准医学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精准。”“有许多医院、基因公司,为了快出结果、降低成本,用的还是ARMS等技术,没有使用NGS(二代测序)。”多位专家在报告中反复提到,“目前二代测序暂无标准”,因而数据难以一致,甚至不同的研究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基于肿瘤突变负荷(TMB)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类药物的疗效预测,就存在大量结论相反的临床试验结果。这让拟进行免疫治疗的医生感到困惑。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的报告《免疫治疗在肺癌围术期的前景和困惑》,总结了TMB与疗效之间结论完全相反的临床试验
    不正确的用药,使病人付出了高昂的费用却没什么疗效,甚至还会有副作用。因而多位专家反复强调:“这些治疗方案目前都还在临床研究阶段,不适合推广,使用上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浙江省肿瘤医院洪卫教授的报告《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临床试验表明bTMB不能提示疗效
    其实,这一世界性难题早已有之。2015年,美国基因组学学院(ACMG)组织了人外显子组测序测试,竟发现57例遗传病病人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没找到任何致病突变,假阴性率达到100%。
    2017年,《美国医学协会期刊》的子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将40位癌症病人的ctDNA送至两家知名测序公司测序,寻找可用药的突变。但得出突变结果相同的仅为12%,部分相同的为24%,完全不同的却高达64%。
    这样不精准的结果,使精准医学难以精准。
    让精准医学真正精准起来
    对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学生命组学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在2018年正式立项,以期树立起“精准医学的标准”,承启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弓教授便是项目研究组核心成员之一。
    得益于全流程的自主技术,项目启动仅半年时间,张弓教授等科学家就刷新了RNA测序、蛋白质组质谱这两项精准医学重要指标数据的世界纪录,并在商业化服务中也做到了同样的高精度;检验出了此前用三代测序组装的基因组存在众多严重缺陷,也由此提出了极具可行性的基因组组装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同时,项目组正在研发基于中国人遗传背景的组学标准参比物质,可用于评价和校准各实验室的流程。
    这些成果将大力推进精准医疗的精准度,有望终结“群魔乱舞”的现状,使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稳健性能符合临床诊疗的要求,真正应用于健康指导。
    精准,能为健康撑起保护伞
    南方日报在2018年1月22日曾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确诊为乳腺癌的陈女士,因害怕化疗药物选择不当导致副作用,在承启生物进行了两万多个基因的全面测序。承启生物利用自主研发的云分析平台对结果数据进行了快速解析,发现陈女士原本的用药方案中的多西他赛,对陈女士来说不仅药效差且副作用大。
    医生根据陈女士的基因检测结果重新调整了用药方案,使用了精准计算出的推荐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的组合。两期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了。
    真正精准的精准医学,能精准防病、精准预警、精准治疗,将造福亿万老年人,也是承启生物与各大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共同追求。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