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止咳药,你需要注意这4点

发布日期:2019-06-1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咳嗽治疗应及时恰当,中医治疗咳嗽须辨证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宣肺化痰,中期宜清肺化痰,后期宜补气养阴。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腺炎引起的咳嗽治以宣肺化痰利咽;支气管炎、肺炎所致咳嗽治以清肺开闭祛痰。那么具体止咳需要注意哪些呢?

    1、先明确病因再选药。

    咳嗽原因很多,选用止咳祛痰药前,应当明确诊断。并非所有的咳嗽都需要使用止咳药。例如,咳嗽时出现痰液,且痰量逐渐增多,黏度变稠,颜色变黄时,往往表明呼吸道炎症加重,此时不宜使用止咳药,而应选用祛痰药,必要时还需使用抗生素,以免痰液滞留,诱发肺部感染。

    如感冒刺激性咳嗽,无痰,可用一般末梢性止咳药;如炎症明显(发热、痰多),可加用消炎药和祛痰药;如因肺结核咳嗽,则应用抗结核药配合使用止咳药。

    2、痰多不能用强力镇咳药。

    咳嗽本是排痰的防御反射,被抑制,痰滞留反而容易堵塞呼吸道,可加重感染,甚至造成窒息,有害无益。痰多粘稠需用祛痰化痰剂。有痰不易咳出引起咳嗽者,应使用祛痰药,不用止咳药。祛痰药将原来粘稠的痰液稀释,导致气管内出现大量的痰液,急需将这些痰液咯出。如与强力镇咳药同用,因咳嗽受到抑制不能将痰液咯出,可能会导致已经稀化的痰液堵塞气管,发生危险。痰多或粘稠时绝对不能使用中枢性镇咳药。

    3、不要乱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咳嗽、咯痰的性质来决定。如普通感冒引发的咳嗽,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无效。只有在咳嗽同时出现咯痰,痰量逐渐增多,并且痰液变黄,考虑并发细菌感染时,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一般为3—5天,首次用药不建议超过7天。因为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就可能有是非细菌所致感染,或者细菌对抗生素已耐药。因此,如果感冒时咳嗽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不要自行用抗生素“救急”。

    服用止咳药,你需要注意这4点

    4、止咳药水后不宜大量喝水。

    服药多喝水可促使药物在胃中崩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食道,有保护食道的作用。但服用止咳药水后不适宜多喝水,大部分止咳药水除了含有镇咳、祛痰的主要成分外,还含有糖、甘草等局部湿润和呼吸道保护作用的成分。如果服用止咳药水后,马上喝大量的水或饮料,可使止咳药水局部浸润作用大大降低,影响疗效。饮料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容易导致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从而影响药效。

    服用止咳药,你需要注意这4点

    但是止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周围性止咳药,周围性止咳药以糖浆、蜂蜜和枇杷膏等为代表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常常使用,但是中枢性止咳药中有的药品成分含有如可待因、吗啡等,虽然止咳效果好,但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易耐受和成瘾,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