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未经考核不能再开中成药 业内人士:中成药

发布日期:2019-07-1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侨报网讯】中国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发布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将20种药品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要求各地要在《目录》基础上,形成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公布。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有助于推动诊疗效果不明确的辅助性用药退出医生处方,避免医保资金被浪费。

    down (6)

    2019年4月30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中药叶画创作大赛”,百余名护士身着工作服,用银杏叶、当归、石斛等中药材,创作出寓意不同的作品,迎接“国际护士节”的到来。 图为护士们用中药材等进行创作。(中新社)

    上海界面新闻4日报道,此次纳入《目录》的20种药品中,有9种是神经系统药物,6种是心血管系统药物,3种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且大部分都已被录入到各省的医保增补目录中。

    中国一家三甲医院药师指出,这些药大部分是用于改善脑循环或增强免疫,且适应症宽泛,在相关疾病诊疗指南中,这些药物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确。

    医改专家、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称,这类药品的疗效不确定,价格却非常高,常年占据有限的医保基金。此外,药品过度使用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辅助用药改名合理用药 

    这份文件曾被认为会以《辅助用药目录》的形式出台。

    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认将制定全国辅助用药目录,各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至少上报20个品种,并根据汇总后的使用总金额选取前20名上报国家卫健委,之后由国家卫健委汇总形成全国目录。

    按照通知要求,各省应在2018年12月31日前上交地方目录,在全国版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省级层面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在“不减少”的基础上制定各自目录。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按照地方上交目录的进展,国家级目录应该会在2019年两会前后发布。但国家卫健委目录却“迟到”了近半年,目录名称也由“辅助用药”变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马满玲指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是全方位广覆盖,包括对目录内药品,目录外药品,医师处方行为均作出规范。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教授江滨称,“‘辅助用药’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概念,如果选用一个没有法律地位的词去做目录遴选,会遭受行业质疑。”

    实际上,中国对辅助用药至今并无权威定义。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孙越等人在2018年5月发表的《中国辅助用药管理现状与政策建议》一文中曾指出,辅助用药基本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辅助用药等同于辅助性药品,其药品属性本身即为辅助类;另一种是辅助用药是指在临床治疗中起到辅助性作用的药物,与药物属性无关。

    此次被纳入目录的药品也多属于业内所称的辅助性用药。

    辅助性用药在业内也被称为“神药”,主要是因为利润空间大,但是也会助推患者“看病贵”,浪费医保基金。“本次重点监控了部分临床辅助用药,是国家整治不合理用药的一种规范手段,目的是让这部分用药更合理更精准,避免过度用药,节省药品资源、社会资源,”马满玲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出台前,已有青岛、江西、赣州、九江等多地发布2019年重点监控目录,石家庄、邯郸、唐山、邢台、秦皇岛、保定等地,以辅助用药目录形式,发布临床限制使用药品名单。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曾在央视《焦点访谈》中表示,国家制定目录并不是为了给企业或者药品打上“辅助用药”的标签,更不是为了绝对禁止这些药品的临床使用。

    “我们的目标永远都是要合理用药,把药品支出费用当中不合理的成分挤掉,节省下来的费用,用来腾笼换鸟,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用于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又降低老百姓的用药负担,国家医保的经费也保证它能够真正用在刀刃上。” 焦雅辉说。

    《目录》对于医保控费的影响在“医改明星”三明已初见成效。2012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通过对129种重点药品进行监控,当月节省了近1700万元医保基金,全年省下2个亿的医保基金,进而优化用药结构。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