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布日期:2019-08-0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血液疾病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一)出血
    1.皮肤、粘膜出血 表现为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严重者可有血泡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小不等的瘀斑。
    2.内脏出血
    3.其他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于广泛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
    休克。
    二、慢性型主要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
    出血倾向 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发生。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见。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血小板的功能一般正常。
    二、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
    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
    三、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80%以上的ITP患者PAIg及PAC3阳性。
    四、血小板生存时间9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80%。
    作用机制①减少PAl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二、脾切除
    (一)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d;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二)禁忌证①年龄小于2岁;②妊娠期;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脾切除治疗的有效率约为70%~9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
    三、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一)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二)主要药物
    1.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
    2.环磷酰胺。
    3.硫唑嘌呤。
    4.环孢素 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