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要点:行为与健康

发布日期:2019-09-0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心理学考试要点:行为与健康\

    一、相关概念
     
    1、健康行为:是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主要包括:减少或消除有健康危险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以及遵医行为。
     
    2、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一般童年时形成,约十一二岁稳定下来。
     
    3、生活方式:是个体所作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合。造成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及一般的死亡原因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有关,是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活方式自己可以控制,对于疾病预防和改善颇具意义。
     
    4、危险行为: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青春期是危险行为的一个易感期。
     
    二、健康行为的意义
     
    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感情性疾病、意外伤害、职业伤害等的预防和控制也与生活方式关系紧密。而且行为是可改变的,因此健康心理学特别关注与健康相关联的行为。
     
    意义: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能延缓死亡时间,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的出现;成功的行为矫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行,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三、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呼吁理论
     
    观点: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将会改变健康习惯。因此,健康教育是让众从事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
     
    局限:不过欲望和偏爱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作的判断,对负面信息可能进行自我防御性的加工。
     
    (二)健康信念模式
     
    观点: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所作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为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是最广泛被研究和最被接受的理论。相关的几种信念:疾病严重性的信念;疾病易感性;健康行为好处;健康行为障碍。
     
    (三)Ajzen计划行为理论
     
    观点:试图把态度和行为联系起来,认为行为是个体行为意图的直接结果。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以及行为控制感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并且最终促成了行为改变。
     
    局限:意图和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人们并不总是做他们计划要做的事,本理论局限之处。
     
    (四)原型/意愿理论
     
    观点: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做的反应。该理论引入了两个新的结构来解释个体的健康行为:行为意愿(会受重要他人影响以及曾经参与经历的强化,特点:反应性而非熟虑、不自主)和社会原型(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原型的匹配会对个体产生引导)。
     
    (五)社会整合理论
     
    观点:突出了家庭在鼓励健康行为和反对高危险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婚姻和做父母通过社会控制机制对健康行为具有正性影响,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且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社会系统提供一些方式来影人们使之从事社会希望的行为并减少非常规的和偏离正常的行为,个体把社会准则同化之后,社会机制也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要求。
     
    (六)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模型
     
    观点:有目的的行为改变要历经5个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消除行为6个月以上进入维持期)。每阶段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各不相同,有效的干预策略要与每阶段的重要特征相匹配,以帮助他们进展到下一阶段。
     
    (七)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
     
    观点:是对阶段理论的改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认为人们采纳预防性的健康行为的过程中会经历七个不连续的阶段:忽视、乐观偏向、卷入、无改变、想要改变、践行、维持。其中1(无意识)、3(意识但未考虑个人意义)、4(已决定不改变)是阶段理论中的无意图期的情况分解。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