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对孩子的人格成长到底重不重要?

发布日期:2019-08-2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童年对孩子的人格成长到底重不重要?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有那么大影响吗?早期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他们认为,一个成年人个性的塑造,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对挫折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兴趣等几乎一切心理状态,其实都是对童年经历的重复。
     
    成人的很多毛病都是小时候“养”成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轮回”。
     
    被英国誉为“国民心理学家”的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中就指出,在童年阶段,尤其是0~6岁这段时期,不同类型的抚养方式,使我们最终成长为不同的人。
     
     
     
    他指出,在0~6个月,会形成一个人最初的、最原始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边界感;在0~3岁则主要是依恋关系模式的建立;而在3~6岁阶段,则主要侧重的是一个人良心的培养。
     
    1、生命最初0~6个月所形成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弱的人,通常不容易信任他人,在人际关系中非常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敏感多疑。一般来讲,他们更容易抑郁神经质,更容易冲动,也更容易体验到持久的、彻骨的空虚。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母婴实验发现,缺乏共情能力的抚养者,往往会培养出自我价值感弱、低自尊的孩子。
     
    很多养育者都更多地侧重婴儿的生理需求,比如吃喝拉撒,而没有太过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比如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而不是婴儿感到舒服的方式来抱他等等。
     
     
     
    持续忽视婴儿的情感需求,那么婴儿对周围环境的体验能力会被削弱,他会对自我的感受和价值产生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会向外寻求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讲,就会慢慢地形成一个“虚体自我”。
     
    由于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不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会被压抑进潜意识,在人成年之后,这些潜意识仍然在发挥着重大作用。
     
    比如一直存在潜意识里的“虚体自我”,会倾向于从外部定义自己,它的中心主旨就是要不断地取悦他人,尤其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重要影响力的人,一般是上司、父母、老师、考官等 。
     
    虚体自我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现实的成功,来获得他们在婴儿时期被剥夺的权力和自我价值感。
     
    作者在书中举了伍迪艾伦的例子,伍迪艾伦的父亲不务正业,经常换工作,母亲脾气暴躁,经常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人。
     
    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和争吵的家庭中,伍迪艾伦变得很不愿意接触他人,因为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混乱。
     
    这样的性格特点延续到了他成年之后。他不会跟陌生人友善的问候。即便跟熟人接触,他也会感到很不自在。
     
    直到40岁,他睡觉还必须要开一盏夜灯,并且还要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检查一遍,以确定家里没有坏人。
     
     
     
    在他51岁的时候,他甚至说,自己每一天都在认真考虑自杀的可能性。
     
    即便在电影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仍然有一种强烈的失败感。
     
    可以说,伍迪艾伦是一种典型的有人格障碍的成功者。尽管外在光芒万丈,有钱,有地位,有权力,但这都无法弥补他内在的无能感和低价值感,这种严重的人格障碍或许是导致他后来对养女性骚扰的原因之一。
     
    2、在0~3岁培养的依恋关系模式
    0~3岁这个时间段,对孩子来讲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刚好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神经网络构建的关键期。
     
    脑神经科学家发现,假设一个婴儿在0~3岁,被一个毫无共情能力的抚养者抚养,他们的脑电波模式会发生改变。被改变的大脑模式,相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