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药”只关乎那一缕馨香

发布日期:2019-05-2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香药”只关乎那一缕馨香

    香道,让心灵和身体得到统一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养心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空里能安宁开窍,实处又能化病疾疗。

    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香道养生,经过岁月的洗礼,逐步演变。在这个日益注重健康的时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性的,而是必然性的,因为人们需要通过香道养生使自己的健康观念、价值观念得到升华,对于人的修行以及文化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香道,以香及人,明性见心,尊重与良知能调和人性与处世方圆,当加入养生概念,犹如将物与人紧密相连,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体现着人文精神内核。通过香具和香料的完美搭配,当人在在品香之时,使自身的心灵和身体得到统一,对冥想、放松和安抚情绪很有辅助作用,使人感觉祥和、平静,这是现代养生的最高境界之一。

    风里的背影

    叨叨令

    香药三方

    李珣是唐末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其家族“以鬻香药为业”。他所著《海药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外来药专著,现存131种药物条目中,香料药物多达五十余种。李珣所录“香药”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一说香药主要产自异域,通过海上运输传入古代中国,所以香药就是“海药”;一说香药顾名思义,指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下面介绍三种香药方剂,这里所说的“香药”只关乎那一缕馨香。

    香妃的秘方 / “豆蔻香身丸”:香妃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宠妃,关于她的传说不可胜数。香妃的传奇之处就在于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

    香妃的体香真如传说中所言,是天生的吗?如果不是天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像香妃一样“芳香袭人”吗?

    早在香妃出生近百年以前,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周嘉胄已刊成《香乘》全书共28卷。此书旁征博引,可谓集明代以前中国香文化之大成。《香乘》中收录了这样一方香药,叫作“豆蔻香身丸”,其配方为:丁香、青木香、藿香、甘松各一两,白芷、香附子、当归、桂心、槟榔、豆蔻各半两,麝香少许。

    据《香乘》记载,豆蔻香身丸“为细末炼蜜为剂,入少酥油,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逐旋噙化咽津,久服令人身香”。

    配方中的几味香药远不止“令人身香”这么简单。丁香所含香味成分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使人面色红润;白芷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能够去腐生肌、润泽肤色;豆蔻是古代西方国家制作香水的主要成分;麝香则具有美白功效……

    传说香妃想方设法,花重金购买了香身丸配方。每次配药都指定同一个侍女,且要跑上几处药房,在每个药房只购买其中几味药材,唯恐秘方泄露。及至她香名远播,嫁得乾隆,还寻机奏请要求原来配药的侍女入宫服侍,并至死保守住香身丸的秘密。

    也有传说,香妃的体香来自花草浴。真相究竟为何,我们不得而知。只是透过这些传说,香药的美容功效可见一斑。

    端午节自制 / “熏艾方”:有一首端午节的民谣这样唱:“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说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熏艾香、插艾叶的端午习俗。

    艾叶“气芳香”,可以“杀虫”、“通九窍”,“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

    端午与艾叶有什么特殊的关联呢?

    原来,在五月初五前后采摘的艾叶药效最好。《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介绍了3种艾草:北艾、海艾、蕲艾,“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曝干收叶”。他还引经据典地强调艾草的采摘时间,诸如“《蕲艾传》有赞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鸡未鸣时……’”。

    现代医学证明,艾草的香味成分确有抑菌杀菌作用。由于高温能使其香味成分挥发得更彻底,因此熏蒸艾叶效果更好。熏艾方可灵活自制。在家中,按每平方米用艾叶1~5克,每月香熏1~2次,每次30~60分钟,可以有效除菌。流行性感冒的多发时节,每周熏艾1次,可以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夏季熏艾,还可以添加藿香、薄荷、紫苏、香茅、丁香等具有驱蚊虫功效的香药。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