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汉学:探寻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欧洲汉学:探寻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国际视野)

      汉学研究在欧洲有着深厚的土壤,如今正呈现出新的气象。欧洲汉学家通过研究和翻译中国经典作品,探寻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2019年4月10日,一位读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书店里阅读有关中国美学的书籍。本报记者方莹馨摄

    欧洲汉学:探寻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2019年3月2日,波兰2019年中国集市活动在波兰华沙民俗博物馆举行。该活动由华沙民俗博物馆和华沙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图为波兰青少年在学习书法。本报记者于洋摄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不可思议的发展活力”

      ——访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冯·柯雷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郑彬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不可思议的发展活力,它的人物、事件和话题,都表现出一种繁荣、丰富的状态。我还注意到,近几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诗歌。”冯·柯雷教授对本报记者说。

      柯雷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地区研究系中国研究专业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诗歌以及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等领域。从《诗经》到现代诗,他都非常熟悉。

      1986年,柯雷参加了一个中荷之间的交换生项目,在北京大学进修一年。“要学习和了解中国诗歌,只有一个愉快的办法,就是在中国寻找关于诗歌的话语,探寻诗歌背后生动的人和故事。”柯雷坦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迅速,新的诗人、新的体例层出不穷。当今中国,从出版到研究,从校园到社会,从媒体到大众,都能找到诗歌的位置。中国的青少年正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重拾对诗歌的兴趣,这对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承来说至关重要。”

      在柯雷看来,无论是早期的《诗经》、汉乐府诗,还是后来的唐诗宋词,都在世界文学史上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点。“一流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会希望不断重读它们。它不仅为中国诗歌建立起一个体系和标准,更将诗的基因种植在中国文化的最深处,使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为世界诗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你熟悉英美早期的现代主义意象派诗歌,了解埃兹拉·庞德等欧美诗人的作品,就能看到,其中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意象来传达诗意的方式。”

      柯雷认为,从文本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表现形式不同,但从诗歌的话语和意境上能看到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一些当代诗歌是古典诗歌精神在当下的回响”。柯雷说,在继承的同时,中国当代诗歌更多融入对人性的深刻解读与思考,在精神层面扩展了诗歌的深度,而且题材趋向丰富。同时,中国当代诗歌也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诗歌始终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古典与当代、中国与西方,都在时间和空间中传递表达,相互影响。”

      当前,不少中国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这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多样性。柯雷认为,西方读者喜爱阅读中国当代小说,希望借此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体现了小说的“资料功能”和对时代的“记录功能”。而阅读中国诗歌更能“感知美好动人的瞬间,享受语言的韵律之美”。

      柯雷每次来中国,都会搜集民间诗文,结识新的诗人。“我希望能以新的观察视角,将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背后的审美情趣介绍给更多西方读者。”柯雷说。

      “多从中国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

      ——访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胜雅律

      本报赴瑞士特派记者方莹馨

      “中国哲学是踏踏实实面对这个世界的哲学。”瑞士籍汉学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哈罗·冯·森格尔(中文名胜雅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坐在记者面前的胜雅律,已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谦逊儒雅。他乐于并坚持全程用中文交流,“仁义礼智信”“不战而屈人之兵”“四海之内皆兄弟”……胜雅律在各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自如切换,讲述起来滔滔不绝。

      1963年的夏天,胜雅律在父母的朋友家里翻到一本《中文会话语法》。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汉字。从此,胜雅律就对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上学期间自学中文,并写出了瑞士第一篇有关中国古代法律的博士论文。1975年秋,他作为公派留学生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两年。回到瑞士后,胜雅律继续从事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如今,胜雅律著作等身,依然笔耕不辍,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努力在欧洲传播汉学和中国文化。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