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清真餐饮撑起脱贫致富半边天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本报记者 牛彦君

    通讯员 窦亚龙 马小龙

    6月中旬,北京市酷热的天气让马志武感到烦躁,而一想到儿子马辉快要参加中考,更是焦虑得坐卧不安。在北京打拼近二十年后,跟着他在北京生活学习了8年的儿子将要参加2015年度北京市统一中考。

    为了让孩子跃龙门,8年来,马志武每年仅在马辉的学费这一块的开支就超过3.6万元,这些钱全是马志武靠着清真餐饮一笔一笔挣来的。

    “我初中毕业后,就来北京经营清真餐饮业。那时候总认为学习不重要,但是在北京呆久了,才发现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有文化。”马志武在北京安德路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清真餐厅,年纯收入在30万元左右。

    过去一提张家川——穷,没文化!上世纪80年代,张家川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城最高的楼房只有四层小楼,全县超过六成的农户为贫困户。全县从东头数到西头,也没有几个高中毕业生。

    如今变了。靠着清真餐饮服务业,昔日“食不果腹”“目不识丁”的张家川农民,走出乡村,进城创业,带动就业。1980年从北京、武汉等地起步,张家川人把清真餐饮开遍全国,截至2014年底,张家川发展域外清真餐饮经营店10023家、宾馆615家,从业人数达到5.1万人,创收8亿元,占群众总收入的51%,清真餐饮服务业已成为全县的首位富民产业。

    凭借清真餐饮服务业,近一半的张家川农民走出“农门”迈进城门,穿着布鞋走进一线城市创业,拿着存折银行卡“衣锦回乡”。“我们农民外出做餐饮服务,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整个家族的气质都得到提升。”张家川县一位清真餐饮创业成功人士说。

    从皮毛贩子到掌勺厨子:市场感觉敏锐的张家川人实现了华丽转身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陇东南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33.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9万人,占总人口的70%,是目前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黄土高原上典型的沟壑梁峁,把全县能够丰产的耕地“划”得稀稀拉拉。十年九旱,天灾频发,30万农民基本靠天吃饭。

    20世纪80年代,为了能吃饱肚子,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张家川人走出家门,进入全国“劳务大军”行列,下广东,上新疆……

    张家川人勤劳、朴实、聪明、能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市场对皮毛的需求大大增加,张家川瞅准了市场空缺,深入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云南等地,收购皮毛,贩运到张家川县龙山镇,再转到河南、温州等地。十多年的光景,张家川人实现了由单纯务工向经商创业转变,赚了他们的第一桶金,张家川县龙山镇也一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大皮毛集散地。

    从木河乡坪王村,骑自行车走小路,不到15分钟就到龙山镇。当年,坪王村二组的马德胜,天蒙蒙亮的时候,在家喝着凉水吃完干馍,就骑着二八加重自行车从庄里往龙山镇赶。一到集市,车子还没停稳,就被客商从车子上拽下来,拉到生意圈子里去谈皮毛价钱。“那时候的红火劲儿,现在想起来都是美的。从上街道走到下街道,就能净落二三十块钱。”曾几何时,马德胜的生活开销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撮合皮毛生意抽取一定的佣金维持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张家川县皮毛经济的中心地位有所动摇,龙山镇皮毛之乡的辉煌有所褪色。部分积累了创业资金、思想观念转变较快的群众,又一次踏上寻求转型发展的道路,他们很快发现,我国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清真餐饮服务业少之又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988年,马德胜不做皮毛生意,去北京开饭馆了,这在当时龙山镇的皮毛贩运圈子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皮毛贩子们一边做着生意,一边谈论着外面的世界,猜测着马德胜会不会“赔”得一塌糊涂。马德胜就这样淡出了皮毛行业,加入张家川在外经营清真餐饮业的“面一代”。马德胜起初的面馆规模不大,利钱也没有做皮毛生意来得快,一年下来,挣个两三万元也算是正常。在那个万元户还比较稀缺的年代,两三万元的年收入,让马德胜身边的许多从事皮毛贩运的朋友动了心。之后,木河乡坪王村、龙山镇四方村村民马生龙、马海云、马登宵等人就紧随其后在北京创业,张家川“面一代四大金刚”的故事慢慢开始在坊间传开。“面一代”开办的西北清真拉面馆,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了从事清真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道路。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