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下肿瘤靶向药物投资研究体系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编者按:免疫疗法,精准靶向治疗成为科研、投资的热门方向之一。

      于2018年10月公布的《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中提到,全球有临床在研项目靶点417个。当靶向治疗成为趋势,抗肿瘤药物投资研究也应当更加“精准”,而不是仅仅以传统的肿瘤适应症分类方式研究。面对数量繁多的靶点使得,如何系统地去研究每个靶点的潜力、市场、竞争等投资要素成为难题。

      我们认为通过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分类,一个类别的靶点相互比较研究,由于同一类靶点(如受体类酪氨酸激酶、血管形成靶点)会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对同一类靶点相互比较能更清晰地了解其优势。然后将其中的新药再与临床一二线药物数据相比较,这才是符合当下的投资研究思路。

      我们正在分靶点类型进行研究并且现阶段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成药性,极具潜力的靶点,欢迎各位补充和共同探讨。

      肿瘤治疗靶向药物研究体系

      癌症历年高发

      癌症已经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全世界癌症发病案例1800多万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传统癌症三大疗法,化疗、放疗和外科手术无法完全解决癌症的复发或已转移的肿瘤。免疫疗法,精准靶向治疗成为科研、投资的热门方向之一。

      中国肿瘤靶向药现状

      中外在肿瘤用药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就存量来看,与国外以靶向小分子、单抗药物为主导不同,国内抗肿瘤治疗手段以传统药物为主,抗代谢类、铂类、抗生素、植物药和烷化剂等传统非靶向药物在样本医院仍然占据可观的市场规模,至2016年占比仍然达 65%。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变化,靶向药物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在样本医院 2012 年治疗肿瘤的靶向小分子和单抗合计市场规模不到 30 亿元,2017 年已经超过 50 亿元。随着国家鼓励抗肿瘤药物进口的政策推进(进口抗肿瘤药物免关税等),以及本土药企新药的上市,靶向药物的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靶向药物不仅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未来也将成为整个医药行业中最具潜力,增长最强劲的领域。

      表1:2012-2016年各类别抗肿瘤药物中国医院市场份额变化(样本医院)

      资料来源:PDB、华医资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近年来靶向药获批占比越来越高。

      1997 至 2017 年,FDA 共批准 141 个抗肿瘤药物上市(不含辅助药物),其中化学药物 106 个,其中有 50 个常规化疗药物和 56 个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制品 35 个(包括 2 个 ADC)。

      1997 年 FDA 批准了第一个靶向肿瘤药物——利妥昔单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1997 年至 2005 年间有少数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单抗上市,靶向药物正在快速发展中;2005 至 2017 年间 FDA 批准的抗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15 年批准的 14 个抗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达到 12 个,2016、2017 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药物。由此可见肿瘤治疗的是在向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发展的。

      更加精准的治疗

      肿瘤传统分型加基因分型确定治疗手段

      肿瘤传统分型中先以肿瘤发生部位分型例如肺癌、胰腺癌、肝癌;然后以每个部位肿瘤的发生特征进行分型,如肺癌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等。随着靶向治疗的崛起,肿瘤用药指南中也更加注重某些突变基因的检测,在不同的基因突变中,推荐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美国NCCN推荐指南中,对于ALK+非小细胞肺癌优先推荐艾乐替尼作为治疗方案,而在EGFR+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则是以第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作为优先推荐。而其他NSCLC则是以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作为优先推荐治疗方案。

      这意味着我们在做投资研究中更应该关注靶点研究,而不是笼统看药物的疗效和适应症。

      从靶点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其适应症的广泛程度、可能的副作用及预期疗效。例如PD-1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靶点,不光是其疗效突出(但疗效依然是先决条件),还因为PD-1是一个癌症治疗的广谱靶点,以默克的Keytruda(以下称为K药)为例,其上市批准适应症为恶性黑色素瘤,但是其适应症拓展潜力无限。PD-1策略治疗在近几年连续突破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大适应症也为其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做出巨大贡献。

      全球靶点研究

      靶点数量繁多,分类研究事半功倍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