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煲汤喝了参汤别饮茶

发布日期:2019-06-2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近几日,广东气温持续走低,酷爱喝汤的广东人开始抓各种补益中药作“煲汤料”。不过,中医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滥用补益药,可能会有“虚不受补” 、“闭门留寇”等情况发生。补益药究竟分几种?哪几类人不能“补”?哪几类人又需要“补”?要“补”的人又该怎么样“补”?煎煮时间究竟多久比较合适?常用补益药用量上限和下限是多少?记者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咏梅。

    中药煲汤喝了参汤别饮茶

    中药煲汤喝了参汤别饮茶

    Getty images供图

    补益药作“汤料”当心乱“补”成病

    中医养生

    近几日,广东气温持续走低,酷爱喝汤的广东人开始抓各种补益中药作“煲汤料”。不过,中医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滥用补益药,可能会有“虚不受补” 、“闭门留寇”等情况发生。补益药究竟分几种?哪几类人不能“补”?哪几类人又需要“补”?要“补”的人又该怎么样“补”?煎煮时间究竟多久比较合适?常用补益药用量上限和下限是多少?记者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咏梅。

    文/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汪珊珊、叶文华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咏梅

    “补益药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李咏梅说,补益药并非普通的营养保健品,而是治疗虚证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即便补虚药是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也存在“毒性”。专家提醒,一般人不应随意服用补益药,就是有病者也要根据病情选择使用。否则,滥用补益药可能对身体不利,可能会有“虚不受补”、“闭门留寇”等情况的发生。

    补益药有几种?

    四种补益药各有各“补”

    李咏梅解释,补益药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补气药,即具有补气功能、用来治气虚证的药物,以补脾益肺为主,主治脾气虚、肺气虚证。人们喜欢用来煲汤的补气药有党参、黄芪、白术、大枣。

    第二种是补阳药,即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以温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阳药有巴戟天、杜仲、补骨脂。

    第三种是补血药,即治疗血虚证维护组的药物,以滋生血液为主,主治血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

    第四种是补阴药,即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主治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阴药有北沙参、百合、麦冬、玉竹、枸杞子。

    什么人需要补?

    有“虚证”的人才需要“补”

    那究竟什么人需要用补益药?李咏梅说,只有有“虚证”的人才需要“补”,而“虚证”又包括脾气虚、肺气虚、肾阳虚、血虚证、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脾气虚:多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泻,甚至负重,脱肛,脏器下垂。

    肺气虚:多见少气懒言,言语低微,甚至喘促,易出汗等。

    肾阳虚:多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白带清稀、夜尿增多、脉沉苔白等。

    血虚证:多见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以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等。

    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咯血、蓄热、口干舌燥等症。

    胃阴虚:多见舌绛、苔薄、咽干口渴,或不知饥饿,或胃中嘈杂、呕哕,或大便燥结等症。

    肝阴虚:多见两目干涩昏花、眩晕等症。

    肾阴虚:多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或潮热盗汗等症。

    哪些人不能“补”?

    内有积滞不宜食用黄芪

    李咏梅说,很多人喜欢在药房开了大量补益药回去,然后分次煲汤给一家人食用。但是,有一部分人不适宜食用补益药的。

    比如补气药,多味甘臃肿,助湿碍气,湿盛中满者慎用,必须要配上健脾消食药;而如果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不宜食用黄芪。

    比如补阳药,性多温燥,能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比如补血药与补阴药,性多黏滞,妨碍消化功能,湿阻中焦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为了防止“闭门留寇”,对于外邪尚未清除的病人,补益药不宜过早食用,以免留邪,必须用时,也应以祛邪药为主,酌加补养药协助,以扶正祛邪。

    而对于“虚不受补”(即凡虚弱病人服用补药后,如果出现虚火上炎的症状,如口干、唇焦、烦躁,失眠,以及消化不良,腹胀等)的病人,应配以滋养阴液的药。由于这些病人脾胃虚弱,而许多补药较滋腻,不易吸收,服用过多反而加重消化不良症状,邪气乘虚而入。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