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千古良方,调理脾胃虚寒

发布日期:2019-08-1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张仲景的千古良方,调理脾胃虚寒



    在中医领域里,历代医家对中焦脾胃可谓是十分重视,从《黄帝内经》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再到医圣张仲景的建中汤,再到金元时期张元素、李东垣的扶脾论,再到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中土学说。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中焦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然而,如果中焦虚寒,就会导致肝脾不和,进一步引起化缘不足,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应该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而最佳的方药便是张仲景的小建中汤了。
     
     
     
    小建中汤由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组成,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临床上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等为主要表现。
     
    小建中汤仅仅6味药,全方以饴糖为君药,主要起到温补中焦、缓急止痛的作用。以桂枝、白芍为臣药,其中桂枝温阳气、祛寒邪;芍药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以生姜、大枣为佐药,其中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以炙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
     
     
     
    在这个方子里,有两对药对,第一个药对是饴糖与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第二个药对是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正如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所说,“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小建中汤稍加化裁,却能变生出3个经典名方,堪称个个经典。第一个便是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而成。药用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主要起到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作用,适用于阴阳气血俱虚证,临床常以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为特征。
     
     
     
    第二个变方是当归建中汤,出自《千金方》,全方由当归12g,桂心9g,大枣12枚,甘草6g,芍药18g,生姜 9g组成。主要作用是温补气血、缓急止痛。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隐痛不已,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
     
    第三个变方是大建中汤。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饴糖30克,蜀椒3克,干姜12克,人参6克组成。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中阳衰弱、阴寒内盛所致的脘腹剧痛证,临床上常以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为临床特征。
     
     
     
    这四个方子,都属于温中补虚的方子,除了君药都是饴糖之外,每个方子里的其他辅助药以及辅助药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如小建中汤重用芍药,主要是有利于阳虚而营阴不足的证候;而黄芪建中汤妙在黄芪,增强益气建中的作用;当归建中汤重在当归,偏重于和血止痛;然而大建中汤,补虚散寒的力量要比小建中汤峻猛许多,而且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总体来看,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和当归建中汤,主要的药味变化比较小,但是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的药味变化极大,除了君药饴糖没变之外,其他的药物全部换了,有点像把饴糖突然空降到另外几个中药组合里,来形成一个新的方子。由此不得不感叹,饴糖的作用实在太强大,大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力量。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