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学古法来养护脾胃!

发布日期:2019-08-1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老中医教你学古法来养护脾胃! 


    脾胃乃“后天之本”,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得来的。脾胃的养护便尤为重要。

    对照自查,你的脾胃还好吗?

    小信号预示着你的脾胃可能出现了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有下面的几种症状,说明你的脾胃功能比较差,不妨对照自查。

    ●口臭,多是胃中有火

    很多人常常会有口臭等问题,会误以为是肝出了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来源于脾胃,胃肠中有积滞,或有胃火、大肠火。

    ●鼻头发红有热证,发白是脾虚

    鼻头发红代表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鼻头发白,透着一种不自然的青光,偶尔还会伴有腹痛,这种情况意味着气虚,是脾胃虚弱导致的。

    鼻头发黄,是胃肠有积食或者脾胃功能不好的表现。

    黄为土色,脾胃属土,大人小孩面色发黄首先考虑脾胃问题,尤其是小儿要考虑脾胃积滞,甚至是疳积。

    ●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或涎为脾之液)。

    小儿或者大人不自觉地流口水,多为脾虚有湿;如果伴有睡觉打呼、磨牙更应该引起警惕,脾虚湿盛更为严重,或者是有西医所谓的“腺样体肥大”。

    ●便秘,可能是胃和其他脏腑协同不好

    “六腑以通为用”,大便的通畅,依赖于胃、肠、胆的协同作用,便秘可能是脏腑的协同功能异常。

    ●睡眠不好,也与脾胃有关系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例如小儿夜卧不安,辗转踢被、夜惊哭闹,多为胃肠不和,饮食积滞,要引起重视,需要减少饮食对胃肠的负担或者就医,通过药物、推拿调理或者严重者需要挑疳。

    ●无故发脾气,可能是脾胃不太好

    小儿或者大人无故爱上火发脾气,要注意可能是脾胃不太好。临床上,很多孩子脾胃调好了,胃肠积滞消除了,脾气也会变得温顺乖巧可爱。

    日常中最伤害脾胃的是什么?

    很多人猜不到,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习惯,竟然一点点地伤害着我们的脾胃健康。

    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湿,四怕寒,五怕饮食失节,六怕油腻,七怕忧思!

    ●怕生、冷、寒、湿

    很多人常吃寒凉冷冻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脾胃最怕寒气,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

    有些人天天吃生冷寒湿,肠胃消化不了,吃什么拉什么,造成乏力,拉稀或者便秘。最容易伤及脾胃。

    过则损伤脾胃阳气,令运化失调,气血失养,水湿泛滥。

    ●怕饮食失节

    脾胃为受纳之官,不时而食,会影响脾胃的休息,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影响其功能恢复。

    小儿多时、不时而食会影响智力发育,因为食则血供入胃,大脑血供分配减少,日久大脑发育会受到影响。

    ●怕油腻

    油腻、脂肪,过度的动物蛋白会碍胃之运化且影响排泄。

    ●怕忧思

    中医讲“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思虑过度,会直接影响脾胃,造成脾胃气的停滞,导致胃病。

    有些人甚至把胃当做“出气筒”,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吃不喝或者暴饮暴食,这都会损害脾胃的健康。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养护脾胃的方法

    1、保暖护养:夏天到了,空调开得特别低,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2、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3、忌嘴保养: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4、平心静养: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身体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调节机构,能在体内进行自我我调节,所以心理也是能很好地帮助体内器官的保养。

    5、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6、吃饭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