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存量市场中的新制剂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病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数的95%以上。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的总体风险,故在降压的同时需要干预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一般可分为初治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初治阶段,约半数的患者会在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并经过2~10周的疗效观察与药物方案调整以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一旦方案稳定,即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市场格局

      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和利尿剂(D),以及由不同单药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FC)。其中,仍然以CCB类为首选;BB因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独特地位,占比稳中有升;ARB类和SFC增长最为迅速;ACEI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利尿剂将继续被低估,占比下降。

      有专家认为,对于中、高危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不再强调必须从单药开始的阶梯疗法,可以直接应用两种降压药物开始治疗。事实上,超过70%的中国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达标。但从单药开始的阶梯用药观念在基层医院较为普遍,目前约90%的社区患者仍以单药治疗为主,这也是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SFC相较于自由联合用药,能够将联合用药方案规范化,方便广大基层医生,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此有医生认为,临床上需要更多符合中国医生处方习惯的复方选择,例如ARB+CCB、ARB+D等。此外,针对顽固性高血压也存在着较大的未满足需求。虽然绝大部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够通过现有药物的联合达到降压的目的,但有医生表示,仍有5%~10%的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使用现有的治疗方案均无法使血压达标。

      发展机会

      由于知晓率较低,目前中国仅有约32%的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且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划分的危险分层,基层纳入管理的多数为中、高危患者,低危患者较少,可能仍未寻求治疗。未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的普及和血压控制率的上升,1级高血压及低危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人群中的占比将逐步上升。

      CCB是中国高血压治疗的中流砥柱,在所有单药中,中国医生对CCB建立的临床经验与证据最为充分。ARB因为专利集中到期,“新药”将变为“普药”,价格下降,用量大幅上升。尽管SFC会对CCB和ARB联合其他用药的方案产生冲击,但受益于总受治患者数的增加,两者作为主要单药的地位将依然稳固。

      SFC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基层医生的治疗水平有待提高,SFC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换取方便性,可能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未来,新的复方制剂很可能将陆续进入医保目录,并随着价格的下调进入基层医院使用,从而进一步刺激SFC用药量的增长。

      常用的降压药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ACEI会导致干咳,CCB会导致踝部水肿,因此患者需要更安全的降压药。此外,改善用药依从性也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基层医疗机构的很多药物都是短效降压药,每日需服

      用2~3次,大大增加了患者漏服药物的几率。因此,降压药如能够进一步长效化,甚至是开发出可每周服用1次的制剂,患者的依从性将明显提高。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