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眩晕的“元凶”之一藏得很深

发布日期:2019-05-3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生活中不少人都“眩晕”过,轻者头晕、头昏,重者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甚至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解放军第967医院(原210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晓杰指出,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涉及多个学科,发病因素很多,包括神经内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以及运动不足等,但是,这其中70%以上是因耳朵引起的,但大多数人却并不了解。

    耳朵里的“石头”让你晕

    “耳朵里也会长石头?是不是耳屎呀?” 耳石,其实并不是耳朵里长了结石,也不是耳屎。耳朵最深的部分叫内耳,不但负责听力还维持平衡,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一种碳酸钙结晶,就是耳石。当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从而刺激前庭神经,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就是耳石症,医学上又叫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多见于40~60岁以上的人,女性较多。其症状表现为自觉天旋地转、眼珠震动、头重脚轻、脚步漂浮,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持续时间很短,少则数秒,多则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

    当耳鸣遇上眩晕

    还有一种耳病,名字挺奇怪叫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是3个典型症状。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的视物转动、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耳朵发炎也会引起眩晕,其中以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者较多,少数为手术或外伤后继发感染。

    “伤”到耳朵也会眩晕

    突发性耳聋也会引起眩晕且程度较重。突发一侧耳聋、耳鸣,有近半数患者在听力症状发生后48小时内发作眩晕,伴恶心甚至呕吐,眩晕程度多数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但愈后不再复发。多发年龄为30~50岁;呼吸道感染也能伤到耳朵。前庭神经炎是前庭感受器和前庭神经同时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变性疾病,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与自发性眼球震颤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眩晕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左右痊愈,慢性期眩晕持续时间长,甚至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方可痊愈。但是都没有听力下降,仅少数有轻度耳鸣。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如分泌性中耳炎、晕动病、迷路外伤、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等疾病。

    治疗方法全攻略

    出现症状就诊后根据病情做相应的专科检查,能更精准地判断属于哪种疾病。如耳部检查、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耳朵引起的眩晕,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卧床休息,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部分患者经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抗眩晕、止吐、镇静治疗,如眩晕停、胃复安、异丙嗪、安定等;用血管扩张药,如银杏叶提取物、甲磺酸倍他司汀、丹七、前列地尔等; 利尿药如速尿、甘露醇等;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钙离子拮抗剂如西比灵、尼莫地平等;如病情需要,可采用吸氧疗法或高压氧治疗;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或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祛瘀通络、滋肾养肝、益气补血等药物治疗,也可行针灸治疗。

    日常预防要注意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清淡食物,少吃高脂肪、含盐量过高、甜食或非常油腻的食物,少喝咖啡、浓茶,戒烟少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愉悦乐观的心情是预防的关键。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疲劳或失眠都是眩晕症的诱发因素。注意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学会自我释放,进行精神调养。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