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中成药 规避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19-08-1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梁晓春

     
    梁晓春  

      作者简介: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93年和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10名。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师承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祝谌予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以中药材为原科,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易于保存、服用方便及便于携带等特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中西医人员都在使用,且患者自己也可以在药店买药。在这种状况下,中成药的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存在药不对证、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及服法不正确等诸多问题,如凡外感,无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一概都用感冒冲剂;只要咽喉痛都用双黄连口服液;凡是冠心病、脑梗塞等都用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这样既不符合中医理论,也不能起到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不良反应。为了保证中成药的安全有效,下面谈谈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规避不良反应。

      1.“药”和 “证”相符

      中成药的处方大都是经过数十年、甚至数千年临床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每个处方都有其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也就是说有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应用必须以辨证为根据,如果不能正确辨证,就根本谈不上疗效。药证不符,如“热证”用“热药”,无异于火上加油;“寒证”用“寒药”视同于雪上加霜,如感冒,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冲剂等);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如藿香正气丸、十滴水等)。决不是感冒胶囊、感冒冲剂包治所有感冒。又如肾虚必须分清楚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肾阳虚要用金匮肾气丸;肾阴虚才服六味地黄丸。再如腹泻,如果是脾胃虚弱的腹泻,可以用参苓白术丸、固本益肠片;倘若是大肠湿热之腹泻,则应服用葛根芩连丸、加味香连丸等。假如腹泻在黎明前发生,中医称“五更泻”,大多属于脾肾阳虚,应该选用肉果四神丸治疗。所以临床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否则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加重病情。曾经有一患者因胃痛就诊,医生给予“温胃舒”治疗,不仅胃痛不减,反而口舌生疮,食欲减退。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询问患者,其胃痛的性质为灼热疼痛;认真看看患者的舌像,是红绛无苔,脉细略数,属于典型的胃阴虚火旺,后经滋养胃阴清热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2.“剂量”与“疗程”合理

      不少人甚至有的医生都认为中成药使用了几千年,毒副作用小,用量大一些、服用时间长一点没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中医讲“是药三分毒”,应该说中成药的成分大部分是植物、食物、矿物及动物药,其毒副作用相对化学药来说是小一些,但不等于绝对安全。临床应用应该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控制好剂量和疗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先谈谈“剂量”,举例说明,六神丸是家庭常备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良药之一。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等药组成。药典剂量是成人每服5~10丸,每日二至三次,小儿酌情减量。曾经有一家长,因5岁的孙女儿着凉嗓子疼,自作主张给孩子服了10粒六神丸,半天多的功夫连续用了3次。谁知不一会儿功夫,小孙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四肢湿冷,立即送到急诊。经过认真检查,医生诊断为六神丸服用过量导致中毒。由于治疗及时,才得以化险为夷。经过医生的讲解,这位家长才明白原来是六神丸中的蟾酥惹得祸,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蟾酥中毒轻者可有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口唇及四肢麻木,重者则可致惊厥、呼吸浅慢、口唇青紫、四肢冰冷、血压和体温下降,甚至休克而危及生命。再说“疗程”,如龙胆泻肝丸是临床治疗肝胆湿热的代表药,方中的关木通对肾脏有很大的毒性。一般中医治疗“实证”,都是遵循《内经》“……,衰其半而止”的原则,类似龙胆泻肝丸这类的药,中医大夫一般都会告诉病人服药不超过一周。但是不少患者把龙胆泻肝丸当清火保健药来吃,一吃就是一年半载,结果出现了马兜铃酸肾病,甚者导致肾功能衰竭。以上第一例患者是药“剂量”不当引发,第二例则是药“疗程”过长所致。

      3.搞清成药组分,掌握配伍禁忌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