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执业药师《西药二》重要考点归纳:第十二章第一节

发布日期:2019-05-2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摘要】2018执业药师《西药二》第十二章第一节主要介绍“抗疟药”。下面环球网校执业药师频道分享“2018执业药师《西药二》重要考点归纳:第十二章第一节”,希望广大执业药师考生能及时掌握。

    相关推荐:2018年执业药师复习资料《西药二》各章节重要考点归纳汇总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考点一:抗疟药的作用特点(2015年A型题,2016年A型题,2017年A型题,共3分)

    1.青蒿素 是我国研制的首选抗疟药,通过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蛋白质等最终导致虫体死亡。其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临床用于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用于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疟和黄疸型疟疾。

    2.氯喹 氯喹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药效强大,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疟有根治作用,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临床用于控制疟疾的急性发作和根治恶性疟,也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禁忌的阿米巴肝炎或肝脓肿;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大剂量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等。

    3.伯氨喹 对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因此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临床作为控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

    4.乙胺嘧啶 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疟原虫叶酸代谢过程,阻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导致疟原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可在叶酸代谢的两个环节上起到阻断作用,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乙胺嘧啶对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性预防药。

    抗疟药物的常考点

        作用特点   代表药物  
    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青蒿素、奎宁  
    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  

    考点二:抗疟药的典型不良反应(2017年A型题,共1分)

    1.氯喹、哌喹、伯氨喹

    (1)常见头晕、头痛、耳鸣、眩晕、失眠、精神错乱、面部和唇周麻木,当奎宁或氯喹日剂量超过l000mg/d 时,可致“金鸡纳”反应。

    (2)感官系统可见视野缩小、角膜及视网膜变性等。最严重的反应为角膜及视网膜变性,常为不可逆的且可致失明。

    (3)因氯喹可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久服在视网膜上凝集,导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沉积,出现暗点。

    (4)大剂量可致耳鸣或神经性耳聋,常在应用几周后出现,多为不可逆的耳聋。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伯氨喹可发生急性溶血型贫血。

    2.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乙胺嘧啶)

    大剂量连续服用,连续1个月以上可出现叶酸缺乏的症状,

    考点三:抗疟药的用药监护

    (一)规避“金鸡纳”反应

    奎宁或氯喹日剂量超过1g或连续应用较久,常致“金鸡纳”反应,可见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产生暂时性耳聋,停药后常可恢复。除上述反应加重外,还可抑制心肌、扩张外周血管而致血压骤降、呼吸变慢变浅、发热、烦躁、谵妄等,多死于呼吸麻痹。

    (二)应用前宜询问患者疾病史

    (1)氯喹对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重型多型性红斑、血卟啉病、牛皮癣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2)伯氨喹禁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伯氨喹可发生急性溶血型贫血,这种溶血反应仅限于衰老的红细胞,并能自行停止发展,一般不严重。一旦发生应停药,作适当的对症治疗。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过多症,出现发绀、胸闷等症状,应用亚甲蓝静脉注射,能迅速改善症状。

    (3)乙胺嘧啶对意识障碍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巨细胞性贫血者慎用。

    (三)推荐联合用药

    (1)治疗疟疾仍推荐应用氯喹(杀灭血液中无性体,控制疟疾发作或复发)联合伯氨喹(杀灭肝组织内疟原虫和配子体,起根治作用)。

    (2)恶性疟脑型静脉滴注奎宁治疗仍为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

    (3)对耐氯喹的恶性疟虫株,首选咯萘啶或甲氟喹,亦可应用青蒿素或乙胺嘧啶加磺胺多辛或奎宁。青蒿素可控制疟疾急性发作。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