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过度哭吵可能是益生菌缺乏

发布日期:2019-06-25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婴儿过度哭吵可能是益生菌缺乏 

    虽然婴儿过度哭吵多数源自正常生理状态或非器质性病变,多数随年龄增长逐渐改善,但过度哭吵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婴儿过度哭吵可能由于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或肠道菌群结构不稳定所致,本项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小婴儿补充益生菌可能改善过度哭吵的状况。

    小婴儿哭泣和/或吵闹每天超过3h,每周有超过3天存在类似症状,则被定义为过度哭吵(Colic征),超过20%的小于3月内的婴儿存在过度哭吵征,症状通常和摇晃宝宝、母亲产后抑郁状态、过早中断母乳相关。尽管经验上认为过度哭吵通常呈自限性,但有证据表明过度哭吵的小婴儿可能存在行为发育、睡眠及过敏等长期预后不良。

    目前我们对婴儿过度哭吵的病因仍未有太多了解,因此针对此类宝宝的处理办法十分有限,主要是监测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落后及纠正喂养及看护中存在的问题。但婴儿过度哭吵往往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心理负担。过去10年,许多研究发现是/否存在过度哭吵的婴儿肠道菌群间存在差异,因此有些学者开始着眼于益生菌治疗婴儿过度哭吵,尤其是罗伊氏乳杆菌,部分研究发现其在婴儿过度哭闹治疗中存在一定前景。

    2

    2018年Pediatrics一项纳入意大利、波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的4项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共345例存在过度哭吵综合征小婴儿的meta分析发现,在益生菌治疗7天、21天时,益生菌组及安慰剂组小婴儿哭吵时间均有所下降,但益生菌组下降的程度远大于安慰剂组(-89.2 vs. -64.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益生菌组的治疗成功率(平均哭吵时间下降50%及以上)是安慰剂组的1.71-2.08倍(p<0.05),结果经多因素回归模型矫正性别、入组时年龄、出生体重、产式等基线差异。

    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小婴儿肠道菌群构成本身就存在差异,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配方奶喂养婴儿肠道菌群更为多样。因此讨论益生菌改善婴儿哭吵症状应区分喂养方式的差异。

    4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只有澳大利亚纳入167例过度哭吵小婴儿的研究区别了喂养方式(意大利、加拿大研究仅纳入母乳喂养,波兰研究以母乳喂养为主)。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接受益生菌治疗后,过度哭吵的时间平均减少了46分钟/天,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14天后成功率为安慰剂组3.03倍。

    在配方奶人工喂养的过度哭吵婴儿中,益生菌的疗效不优于安慰剂,包括哭吵减少时间以及治疗成功率,益生菌的疗效均不明确。

    此外婴儿抑酸药使用情况及配方奶中的益生元可能是影响益生菌治疗效果的原因。目前的研究证据尚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益生菌在人工喂养婴儿过度哭吵的治疗效果仍待更多研究给出进一步答案。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