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0余例高难度手术 大医二院让患者重燃“心”生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一提到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无论我们休息或者工作,心脏一刻也没有间断过工作,且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死亡率非常高。对于很多心脏病患者来说,明明知晓自己的病情,但是恐惧在自己的心脏上动刀,往往不是病情发展危及生命,是不会选择做手术的,因为手术同样存在的风险。

      笔者了解到,在大连有这样一个心血管外科,自科室带头人组建科室起到笔者发稿前,在第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成功完成了200余例心脏高难度手术,并且多数是已经很危重的患者。是什么样的一个医疗团队?通过怎样的医疗服务?带着对尖端医疗技术的探寻以及高标准的医疗服务的好奇,笔者走进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以下称“大医二院”)心外科。

    一年200余例高难度手术 大医二院让患者重燃“心”生

      德国学成归国 服务大连心脏病人

      来到大医二院C座乘坐电梯来到了心外科所在楼层,有一扇关闭着的银色铁门,推开门后又随手松开走进科室,笔者以为会有一个合门的声音,可是当笔者回头的时候门已经关闭了,并没有听到丝毫的声响。从踏入科室的那一刻起,走廊到病房都是安静的,而且几乎看不到在走廊来回走动的家属。难道是新成立的科室,患者很少?带着一种温暖和一丝好奇,笔者见到了该科室主任吴海波教授。

      从2005年开始吴主任就被公派留学德国洪堡大学医院,2006年开始自费留学德国心脏中心柏林,2009年获得德国洪堡自由大学博士学位,就被特招入伍开始在沈阳军区总院的8年工作。去年10月份正式加入大医二院开展心外科的工作。

      再次令笔者意外的是,采访过程中,笔者已经做好了了解国际化经典的手术案例,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准备,可没想到的是,吴海波主任阐述最多的是心外科的“工作哲学”。无论心血管外科手术多么繁忙,科室所有人员一周必须接受两次的专业培训,用吴海波主任的话讲,“无论病人身份如何,为了病人都会不惜一切倾尽科室所有把工作做到极致,因为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患者,差一点儿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年200余例高难度手术 大医二院让患者重燃“心”生

      工作哲学 贯穿所有细节

      在国内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中国患者到海外就医。的确,国内外医疗水平还是存在较大差距。那么这个“差距”在哪里呢?吴海波主任介绍,医疗差距主要是技术和服务,其中包括手术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器械、医生护士的个人技术能力,还有就是团队的服务理念。打个比方,手术中需要用的无菌铺单,看上去很不起眼,普通一点的就是反复消毒的布单子,但在大医二院心外科使用的就是一次性的铺单,它的好处就在于没有一丁点儿的棉絮和棉线脱落进入心腔带来栓塞的可能性,确保了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大医二院的心血管外科病房的每个门口,都有一瓶粉红色的手消毒液,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双手消毒,这样的贯穿所有细节的工作流程,被吴海波主任称为心血管外科的工作哲学。除此之外,该哲学还表现在:首先,每位患者上手术前一天,都被要求洗澡,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存有量;其次,病人手术结束后,只要是引流管拔掉,就被要求洗澡了,这与我们传统的观念,要等康复了后才能沾水的固有思维大为不同;再次,手术后1~4小时就要争取脱离呼吸机,病人就被要求下地活动了……吴海波主任说,在德国,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严谨的,而且所有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患者,用最简单的方法改变病人的现状,病人用最小的代价,度过最复杂的手术过程。

    一年200余例高难度手术 大医二院让患者重燃“心”生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 最高品质服务患者

      心脏病患者与其他病人不同之处在于任何的一点儿刺激,可能都会影响到病情。比如说生气情绪波动、大声喧哗、温度过高过低刺激……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病人个性化情况进行调整,对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每周两次进行培训,并且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吴海波主任介绍说,整个病房里的音量是有专人控制的,在病人入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就有交代家属探访病人的相关注意事项,这样就控制了来访的家属人数,和在病房内外来回走动的频次;现在已经进入供暖期了,未来一段时间供暖会影响病房的温湿度,病房的朝向有南、西、北三个朝向,这三个朝向的病房,根据日照的时间和长短,温湿度肯定会有差异,因此在持续改进计划中,就提出了室内温度要准确恒定在20-25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护士要根据房间温度,随时调整暖气的阀门,时刻关注病房的温湿度,让所有病人在最舒适的环境中调养身体。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