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外科研究领域潜心修炼

发布日期:2019-07-03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在心脏外科研究领域潜心修炼


    背景资料:心脏被誉为人体的“太阳”,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医学上,心脏被视为人体中除了大脑外最重要的器官。近几年,心脏患者人数逐年上升,死亡率也逐步攀升。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居各种疾病之首。关于心脏疾病的大量临床研究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为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早,记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手术区见到刚做完一台老年钙化性瓣膜手术的袁彪教授。“心脏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血管多且盘根错杂,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每次的心脏手术我都会投入100%的精力。”袁彪平静地说道。

    据了解,患者年龄高达72岁,为老年瓣膜病及合并房颤病例,凶险万分的手术背后是袁彪教授多年临床经验与娴熟技术的保驾护航。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奋战,患者脱离危险,术后恢复良好。对于该类手术的总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袁彪教授已经通过临床技术上的打磨和配套设备的建设将其降低在2%以下,为老年患者开启了第二次生命之门。

    常年24小时不关手机,半夜被叫醒参加急诊抢救太正常不过了,从来没有下班的概念,这是对心脏外科工作者最真实的写照。

    谈及从业至今毫不松懈的充电和提升,袁彪教授坦言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而追溯袁彪教授28年的研究生涯,则堪称一部正能量的顶尖专家养成记。

    1989年,他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分配到北京军区251医院(三甲医院),从事心胸外科工作,期间顺利完成普外、普胸、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心外ICU等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初步探索和实践;四年后,考取301医院心脏外科硕士生,主攻先心病、瓣膜病研究;1999年,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担任主治医师,专攻冠心病外科;2000年,走出国门到印度Manipal心脏中心进修;2001年,回国后晋升副主任医师在北京朝阳医院开展急诊冠脉搭桥手术;2003年-200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并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对心脏移植、老年瓣膜病、房颤、大血管等疑难杂症展开前沿研究;2009年11月-2013年,担任清华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获聘清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重心转向复杂先心病、危重症心脏外科;2013年5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心脏中心,负责西区心脏外科工作,获聘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如今的袁彪教授已圆满打通心脏外科临床领域的各个环节,对于每种病症的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他在同仁医院全面开展心脏外科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8年的心脏外科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除了给袁彪教授带来执业生涯中的重大突破,还为他奔跑在救死扶伤第一线提供了强大助力,将千万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袁彪教授可独立完成法三、法四、右室双出口、Ebstain畸形、矫正性大血管转位、心内膜垫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s三房心、心脏黏液瘤、先天性冠脉畸形、VSD、ASD、PDA、PS以及B-T分流、Glenn、Banding等临床疗法,共参与完成Fontan、Switch、Senning、UF、Nikaidoh、Norwood、Ross、心脏肿瘤等复杂手术约800余例。

    瓣膜病,尤其是老年瓣膜病,为心脏外科临床治疗及科研重点。袁彪教授至今完成各类瓣膜手术约400余例,尤其擅长老年瓣膜病及合并房颤、重症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合并房颤等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是心脏外科领域最复杂的大型医学工程。自2004年10月12日成功进行第一例心脏移植,并建立独立的心脏移植单元以来,袁彪教授已完成17例原位心脏移植术,一年生存率高达82%。凭借出色的临床技术和前沿的研究思路,袁彪教授于200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学组器官移植项目评审委员,2007年被批准为卫生部首批心脏移植准入单位和准入医师,是中国心脏移植研究领域最早形成系统诊疗手段的研究者之一。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