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鹏:小儿神经外科医生

发布日期:2019-06-2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沈志鹏:小儿神经外科医生

    都说神经外科是超高难度,属于外科中的王冠级别,那么给稚嫩的儿童患者治疗脑病的小儿神经外科就相当于王冠上的钻石吧。而这位帅哥,就是专业切割“钻石的小儿神外大夫。

    在广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小儿神经外科学术大会期间,MED24记者偶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沈志鹏。记者很想听听,他对目前儿童肿瘤第一杀手——脑瘤的治疗有什么看法。

    /儿童脑瘤,医生不能只关注手术/

    外科切除是许多儿童脑瘤的常规治疗。神经外科医生也常以自己刀法精湛、技艺娴熟为傲。沈志鹏也曾是这样一个傲娇的手术狂人,非常在意手术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切干净,但术后的情况并不太重视。

    近年来,沈志鹏日益意识到:患者的治疗结果是综合的,手术不能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脱节。例如髓母细胞瘤,这种发病率居儿童恶性脑瘤之首的肿瘤,预后差别很大。哪怕医生做了同样漂亮的手术,有的孩子能健康存活,有的孩子还是很快凋零。为什么?

    沈志鹏说,多学科协作是孩子治疗结果的最佳保障。放疗化疗手术之外,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也很重要。髓母细胞瘤高发于7到9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淘气和任性。沈志鹏就曾遇到一个小患者因为放化疗不良反应大,拒绝做进一步治疗。医生及时的疏导和教育,是和药物治疗一样能改变治疗结果的。

    对于髓母细胞瘤,与时俱进的个体化治疗也大大改变了许多病人的命运。过去对随母细胞瘤传统的组织学分型并没有与患者预后挂钩。WHO的新的分子同路分型则准确判断预后,对治疗方案指导意义非常大。WNT型预后最好,病人可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放疗剂量,减少副作用。SHH预后次之,第三、第四型目前预后较差,但相信后续研究如能发现新的突变、信号通路,就能找到新的靶向药物。分子分型为髓母细胞瘤带来治疗上革命性的突破,这种理念未来一定会得到普及应用。

    为什么说小儿神外是钻石?因为太难切。沈志鹏医生用婴幼儿颅脑手术举例,告诉我们难在哪里。

    两岁以下的婴幼儿颅骨稚嫩,并且正在生长发育,幼儿外科手术从开颅、关颅、到术后的观察,要求都非常高,操作和材料都和大孩子以及成人不同,比如颅骨钉不能用,材料必须是可生物吸收的,关颅时硬膜必须水密缝合。医生尤其要照顾到幼儿的颅缝不能破坏,颅缝是颅骨不断长大的源头。颅缝损坏会影响颅骨发育造成未来畸形。同理,因为幼儿的骨质在不停生长,术后颅骨的修复时机也要与成人或大孩子区分,以免造成严重畸形。

    沈志鹏还非常注意对儿童脑外科手术尽量通过自然腔缝进入,避免对脑实质的损伤。这需要医生对儿童颅脑解剖构造的充分熟悉和精湛的技艺。

    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是一家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医院,内科全国排名前三,外科排名前七。因为名气大,科室每天接待大量不同类型的病患,也建立了涵盖各个病种的综合力量,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人才。近年来,小儿神经外科重点主攻肿瘤方面,注重由神经外科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自建了化疗中心,以及与外部协作进行放化疗序贯。新接收的患儿不再是立刻送去手术,而是在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先制定最合理的综合方案。这是对患儿整体预后的保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