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被烫伤后愚蠢做法让孩子住进了ICU
不幸发生
6月13号晚上,4岁的童童不小心打翻了妈妈放在茶几上的米线,“哗啦”一声,冒着热气的米线和汤水一下子全都溅到童童的手上、胸前,童童痛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土方法”治疗
童童被米线烫伤后,被烫伤的部位大概有半个巴掌那么大,又红又肿。
童童爸爸看到后很是着急,突然他想到了小时候,老家人说的治疗烫伤的“民间方法”—用酒敷可以消肿止痛,防止起泡。
于是把家里的二锅头拿出来,倒在了童童被烫伤的部位上,童童疼的哇哇大叫。
凌晨左右,童童开始昏昏沉沉瞌睡了。
紧急送医
第二天,童童睡到快到中午也还没醒。这时童童妈妈才意识到不对劲儿,赶紧带童童到医院。急诊医生立即给施予紧急处理,但是童童还是没有醒来,还在不停的呕吐。
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已经报了病危,建议转到上级医院。很快,童童被转到上级儿童医院。医生很快安排了童童住进了ICU,医生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两度烫伤。
孩子烫伤的土方法层出不穷
2018年,广东的一个小朋友被烫伤了,3天后才到医院治疗,烫伤的部位已经出现了感染,长出了密密麻麻的毛,看上去触目惊心的。
原来是家里老人相信偏方,竟然用猫毛敷在伤口上。结果就是猫秃了,孩子脸也烂了;
,一岁的小琪琪不小心打翻了一杯热水,导致全身大面积烫伤,去就诊的时候已经出现大量的水疱,而且部分水疱已经破裂。
而令病情严重的原因竟是琪琪妈妈听说食盐能消毒,就不顾女儿疼的哭喊,把大量的食盐撒在了女儿的伤口上…….
民间流传治疗烫伤的土方法有:抹牙膏、涂酱油、大酱,抹风油精等。
军医大学烧伤科调查发现:在孩子出现烫伤后,会有高达17.82%家庭给孩子涂民间偏方。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仅不会有助于烫伤伤口的恢复,还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甚至加重烧伤深度。
孩子被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预防为主:
儿科医生指出:热液烫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
生活中应该以预防为主,应将热水瓶、开水壶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碰撞的稳妥地方,并告诫孩子平时不要轻易触碰。
一旦发生烫伤,谨记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冲:首先要打破“烫伤后不能用冷水冲”的传统顾虑。将烫伤部位用流动的清洁的冷水冲洗,可散去热量,减轻疼痛。
脱:动作小心地脱下烫伤部位的衣物。可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地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疱。
泡:如果被烫伤后疼痛感明显,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盖:清理伤口后,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者棉质布类覆盖在伤口上,减少外界的细菌污染,保持伤口的清洁。
送:孩子烫伤后,紧急处理后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切记:避免使用偏方,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部位的判断。
孩子被烫伤后愚蠢做法让孩子住进了ICU
发布日期:2019-12-07 19:0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