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余位骨科领域专家学者聚深,分享数字骨科技术最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9-09-28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原标题:3D打印人体器官治疗骨科病

      数字化、微创化、智能化是现代外科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骨科发展的方向。2019年8月16日-17日,第三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学术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COITA)数字骨科学组年会、第四届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分会学术年会暨2019年COAS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数字化技术与导航研究学组第6次会议在深圳举办,来自全国200余位数字骨科领域专家学者云聚一堂,交流切磋,展示分享数字骨科最新进展,商讨数字骨科创新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数字骨科技术发展。

      在骨科领域,数字化技术已逐步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与拓展,使骨科临床逐渐走向精准化、虚拟化、智能化与标准化。在本次会议中,国内“数字骨科”倡导者与先行者裴国献教授指出,3D生物打印材料发展的最高层次为活细胞、蛋白及其他细胞外基质,将传统仅注重结构和形状的制造延拓到构建体外细胞结构体和生物装置。据裴国献教授介绍,“3D生物打印是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创建活体组织和器官,打印人体组织,是一个真正挽救生命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器官移植,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皮肤、骨骼或软骨。目前打印部分器官已成为现实,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打印更复杂的组织和人体器官,例如人造心脏、肾脏或肝脏。”

      据悉,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数字骨科”一直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从术前分析所用的医学模型到植入人体的钛合金骨骼,从简单的组织再到功能复杂的器官,科研人员在生物打印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也给患者带去新希望。今年6月,26岁的李小姐被诊断巨骨细胞瘤,一种恶性的肿瘤,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便利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打印出人工椎体,精准补上肿瘤缺位,并且做到了微创,伤口仅有6厘米。目前李小姐已康复出院,3D打印技术让原本是外科手术禁区的脊柱肿瘤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记者 郑健阳 通讯员 李一森)


    (责编:牛攀、陈育柱)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