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是什么关系?

发布日期:2019-07-1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高血压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是什么关系?

    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是因,冠心病、动脉硬化是果。
     
    一、动脉粥样硬化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厨房的下水管道经常堵,这是因为厨房的下水中油脂太多,经年累月粘附在管道内,管腔越来越窄最后堵塞。
    如果管道内壁光滑,油脂就不容易贴壁粘附;如果管道内壁粗糙,油脂就很容易粘附在管壁。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的“旅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动脉内膜有损伤(比如说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就会停下来进行修补,并在该处聚集。这如同厨房油腻的下水,粘附在血管内壁,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黄色斑块样物质,我们称动脉粥样硬化。而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类似于管道内壁粗糙,更容易引起粥样硬化的发生,所以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是狼狈为奸,危害更大。
    当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有吸烟、糖尿病等,二者和高血压一样,也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
    全身任何部位的血管都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但血流量大的血管更容易发生,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大脑的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如果发生在大脑动脉,就引起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出血等;如果发生在其他部位,就引起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可有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1、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可联合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调整心态等措施。
    美国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提出,生活方式管理分四步走:
    第一步:健康饮食、运动、减轻体重。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饱和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每周≥15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患者,减轻5%~10%体重。
    第二步:若血脂仍未达标,可加强第一步的干预措施,同时进行饮食调整,可寻求营养师及体育教练的帮助。
    第三步:若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管理,血脂可达标,则需要监测6~12月;若血脂仍不达标,则可开始药物治疗。
    第四步:每4~12个月监测生活方式管理效果。
    2、降脂治疗
    常见降脂药物包括他汀及非他汀两大类。从1987年开始,他汀类药物一直是降脂治疗的基石,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下降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下降20%。
    对糖尿病、早发的高脂血症、高风险的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还要强化他汀治疗。
    3、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重点。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具有个体差异。年龄<60岁的人群,如果没有并发症,血压应<140/90mmHg,如果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者,血压应<130/80mmHg;年龄>60者,血压应<150/90mmHg,如果能耐受,可<140/90mmHg或者更低。
    4、降糖治疗
    降糖目标也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长短、预期寿命、低血糖风险等具体制定。对多数成人而言,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7%;对高龄、低血糖风险高、预期寿命短、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放宽降糖目标。
    5、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可显著减低脑卒中、冠心病再发,并能降低10%全因死亡率,且临床获益大于出血风险。
    但是,对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明显获益,而消化道大出血及颅外出血的风险每年增加0.03%,所以,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不推荐无心血管病人群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