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靠3D心脏模型精准完成手术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医生靠3D心脏模型精准完成手术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外科院长程端在讲解手术难度。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梁淑芳摄影报道)根据心脏形态制作1:1模型,并且以动态电影的方式模拟手术过程及术后心脏状态,令手术更加精准。17岁的哈力力 · 别克成为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3D打印技术指导下完成复杂心脏外科手术的第一个受益者。
      “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少于1%。无论采取哪种手术方式,风险都很大。”11月20日,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外科院长程端说。
      17岁的哈力力来自阿勒泰,身体消瘦,只要运动,面部、口唇都会发紫,且呼吸困难。诊断显示,主动脉弓中断。
      程端解释说,正常机体主动脉发自于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等是连续的,这样才能将富含养分的动脉血供应给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由于先天发育过程中,主动脉弓部连续中断,离断远端连接于肺动脉,离断远端供血不再是富含养分的动脉血,而是静脉血,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征象。尤其他还合并大室间隔缺损及重度肺动脉高压,所以病情更为严重、复杂,手术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唯一方法。
      经过多次讨论,医院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哈力力的心脏按照1:1的比例打印出一个带有双侧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心脏仿真模型,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程端介绍,这样做可以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心脏大血管内外结构一目了然,方便医生制定详细可行的手术方案,使手术前各种准备更充分、更精准,节省了手术时间,避免了盲目性。
      两天后,1:1的带有双侧肺动脉的心脏仿真模型出来了。
      程端说,3D打印让这复杂难题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借助仿真模型所提供的清晰数据,我们才能毫无误差地完成手术。
      手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修补大室间隔缺损,患者并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极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二是将主动脉弓、动脉导管、降主动脉游离进行吻合。
      手术难度在于必须将周围组织分析清楚:如出现神经损伤,患者术后会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膈肌麻痹;如脊髓供血障碍,患者术后会高位截瘫;如破裂出血,则会造成死亡……困难重重,险象环生。
      11月12日,手术在心外科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下如期进行。在降主动脉上搭了一根来自主动脉的人工血管。瞬间,下肢血氧饱和度从60%上升至92%,手术非常顺利。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