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实施可吸收心脏支架手术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医科大实施可吸收心脏支架手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殷跃辉教授团队陈国柱副主任医师今日成功实施重庆首例 “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植入术。在殷跃辉主任指导、刘增长、凌智瑜教授的协助下,留德归来的陈国柱博士应用先进的血管内超声影像技术及Visual Histology分析技术,指导可吸收支架的选择,同时严格执行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规范化PSP操作,3.0x18mm支架完美释放,后扩张后贴壁良好,手术非常成功!帮助患者实现冠脉血管重建。

    心脏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由于这个“外来物”一旦进入人体后就要终身携带,这也让一些患者特别是年轻的心脏病人产生担忧。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是继金属支架“血管再通”后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革命。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基体采用国际公认的医用生物可吸收材料,植入血管6-9个月,即完成支撑狭窄血管使命,开始在人体内降解,3年左右可完全降解消失。不仅可以撑开血管恢复血流通畅,更在2-3年间支架完全降解消失,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功能,不像金属支架由于长期留存体内导致血管弹性舒缩受阻、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等问题出现,极大的避免了长期的斑块、血栓卷土重来的远期风险。使患者彻底告别金属心,避免众多患者的异物担忧。预计未来可吸收支架会被广泛使用,冠心病介入治疗将进入新的时代。



    生物可吸收支架是一种左旋聚乳酸(PLLA),其支架梁不能在X光下显影,因此给术者带来困难。与金属支架相比,前者不能耐受比支架自身尺寸更大(>0.25mm)的后扩张球囊进行后扩,因此,对于病变血管大小以及长度的准确判定至关重要。术中进行血管内超声测定,采用非顺应性球囊、切割球囊进行充分的病变预处理,植入支架后的精确后扩张保证支架贴壁良好,整个操作对手术医生的要求非常高。陈国柱副主任医师,博士,自从医以来一直从事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及相关研究,并于2018年-2019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学医院Landshut-Achdorf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对冠脉复杂病变及心脏瓣膜介入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