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19-09-1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结肠黑变病的“前世今生”


    在肠镜检查时经常会见到结肠黑变病的诊断,询问后发现患者往往是服用了各式各样的保健药品,或者是因便秘或者为了所谓的清肠排毒,而经常服用泻药导致的。而因病人以及初学的大夫也对此病不甚了解。故现查阅文献对此病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助临床医生更加明确地诊断以及治疗此病。

    结肠黑变病是什么?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 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非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在近几年随着便秘患者的增加以及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其发病率明显增加,国内有报道其检出率为 3.23% 或 3.0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MC 累及肠段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直肠、全结肠、全大肠。

    发病原因有哪些?

    1.泻药

    经常服用泻药是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因素,而蒽醌类泻药是最常见的引起此病的药物。蒽醌类化合物不仅存在于致泻作用的大黄、麦冬等药物中,也存在于其他种草药物中,比如黄芪、何首乌等。而药物中游离蒽醌化合物的含量高低决定了结肠黑变病的黑边及损伤程度。国外研究认为此类泻药可诱导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促进肿瘤坏死因子释放,从而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凋亡,被巨噬细胞吞噬,在结肠固有层趁机形成棕色色素,从而发生结肠黑变病。

    2.慢性便秘

    未服用过泻药的长期便秘患者也可出现 MC,可能是因为粪便在肠道内积存时间长,肠道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导致 MC。

    3. 金属元素及矿物质

    近年来认为 MC 可能与微量金属元素或矿物质如铁、镁、硅酸盐、钙、钯、锌矿石、铅、镉、镍和锰等摄入有关。

    4. 其他

    一些慢性炎症性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腹泻也可能是导致 MC 的因素。诊断黑变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内镜表现,以及病理组织检查。

    结肠黑便病的诊断标准

    1.MC 内镜下诊断结肠黏膜有程度和范围不等的色素沉着,肠黏膜可呈网状或颗粒状改变,可弥漫分布于结肠黏膜或局限分布于结肠某段黏膜。 MC 分度:Ⅰ度呈浅黑褐色,类似豹皮,即在色素沉着间肠粘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多发生在某段肠粘膜上;Ⅱ度呈暗黑褐色,色素沉着区肠粘膜血管纹不易见到,多见于大部分结肠的色素沉着;Ⅲ度呈深褐色,在深褐色黏膜间,血管纹理看不见,多见于全结肠型。

    2.MC 病理组织诊断病理组织检查可见黏膜固有层间质内有不同程度的吞噬棕褐色色素的巨噬细胞沉积,上皮细胞层正常。

    与腺瘤及结肠癌关系不确定

    关于结肠黑变病是否增加腺瘤发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结直肠癌与 MC 无关,无大型的前瞻性或者回顾性研究证实 MC 增患癌风险。也有研究显示 MC 患者中发现有结肠腺瘤与结肠癌的机率高于非 MC 患者,可能因为此类患者长期便秘导致致病物质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促使肠黏膜上皮增生, 反复刺激可发生腺瘤或癌变。

    此外, 体外研究表明, 泻剂的某些活性成分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黑变黏膜旁边的息肉或者腺瘤不着色,在黑变病黏膜背景中的小腺瘤更容易被检出。所以定期行肠镜检查在目前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结肠黑变病的治疗及预后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病,消除致病因素即可逆转,但其短期内不能治愈且其尚无特别的药物治疗方法。文献报道显示 MC 常常在服用蒽醌类泻药 5 个月内发生,在停用泻药 6~12 个月后逆转。

    所以应及时停用相关蒽醌类泻药,对便秘者给综合治疗措施,尽量使用促肠道动力药及非蒽醌类泻剂通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粗纤维饮食,如必须使用蒽醌类泻药,应该短时间、间断服用,大便通畅后即停用。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