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张子彬:青医魂 滨医心

发布日期:2019-06-0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滨医附院张子彬:青医魂 滨医心

    张子彬教授与他的专业书籍

      大众网滨州1月4日讯(记者 季青云 通讯员 王素芳)张子彬老师,1963年7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9月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0年10月,在党的号召下,张子彬老师随青岛医学院搬迁至滨州(当时为惠民地区北镇)办学,以后建立了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74年,学校三分之二的教职工面临回迁青岛,而张子彬老师与其他的300多名职工义无反顾的执行党的政策,继续留在北镇办学,发展医学事业。在校任教期间,他发起和创建了我校发展史上第一个学术性合法社团--中国心力衰竭协会。主编、参编《心力衰竭》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学》等共38本医学著作,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得国内外科研成果及科技进步奖35响,为我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柏油路,黄土盖,电话不如跑的快

      回想1970年刚到北镇时的情景,张子彬记忆犹新。张子彬说,当时的交通设施很不发达,从青岛到北镇需要8个小时以上的路程,道路狭窄,弯弯曲曲,车速很慢,过黄河时还需要走水陆小船摆渡。

      "柏油路,黄土盖,电话不如跑的快"几句顺口溜生动反映当时通讯设施不发达的状况。当时张子彬老师的家属还在潍坊寿光工作,而电话通讯,都是手摇式电话。中断线及总机都是人工手动接转。因此,打一次电话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占线打不通。从潍坊打来的电话要先接通滨州老校区东面的邮电局的电话。听电话,需要从学校一直跑到邮电局才能接听。张子彬说,当时职工家庭没有电话机,往寿光打电话也必须要邮电局去。

      马路两侧是明沟,夏天雨后积水,生蚊子很多,有个顺口溜形容当时情景:"臭水沟,蚊子团,到了晚上碰你脸"。

      出门"11路公交车" 其实就是两条腿

      学校到地区医院到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季,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50米的距离变成了大泥塘,泥泞难走。出门距离不到3华里的路程,需要走上一个多少时。当时没有出租车、公交车,就连骑自行车的人都很少。当时的老师都风趣的称出门就等于上了坐11路公交车,其实11路就是象征着人的两条腿。

      不但是出门,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饮水都很成问题。当时北镇只有一个自来水厂,但生产能力非常低,水也大都是盐碱水,水流速度非常慢,职工们的生活用水只能靠源自里的几个公用水龙头,造成了"提着桶,挑着担,早晚排队一长串"当时的水龙头出水就像输液一样,一滴滴需要耐心等待。冬天非常难熬,办公室及教室取暖都要用火炉,却没有烟囱,满屋子都是煤烟和灰尘,卫生条件极差。许多职工家庭,每天早上5点起床用煤生炉子做饭,天天像过大年一样。

      学校的教师及办公室都是用的原地区农校50年代盖的平方,破旧不堪。头几年新生报到时,看到学校的环境都十分惊讶,不敢相信这样的环境居然是大学的校园,很多同学宁可再考一年,也选择放弃学校。

      上海进修一年 完成31万字医学著作《心力衰竭》

      虽然当时的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还没有建立附属医院,但张子彬老师却时刻谨记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筹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三年时间里,除了完成教学计划,张子彬老师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就坐火车返回青岛,在附属医院中继续积累临床经验,便于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使用。

      1977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诊,张子彬老师与其他老师一样,一边在学校进行医学理论教学,一边在附属医院为患者坐诊。77年年底,张子彬老师在校党委的安排下,前往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进修。

      在上海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子彬老师白天跟随见习老师查房积累临床经验。晚上查阅资料,攻克疑点难点。截止1978年底张子彬老师进修结束,仅他在见习时期积累的读书笔记,就达100多万字。为他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以及撰写医学学术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初,张子彬老师回到学校。在外见习一年的他迫切感觉到因目前医学教研著作的匮乏,对医学研究人员学习所带来的不便。为了能更加广泛地向医学学术人才传播医学知识,他决定通过自己在上海进修事所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撰写成书。张子彬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向校党委进行了汇报,党委成员给予了高度赞誉,并表示全力以赴支持张子彬老师。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