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引路,成就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发布日期:2019-06-1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记者韩聪聪文闫化庄摄影

      核心提示|只因一本古书和一名患者,周口魏氏医院院长魏如庆开始了解并探索治疗血液病。从最初的尝试到最后的坚定,魏如庆用磨炼来形容过往历程。交替着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魏氏药方”从山重水复走到柳暗花明。

      亦学亦思,探索路上读书多

      1963年3月,魏如庆接触到第二例血液病患者,郸城朱小集大队的15岁中学生田志林。初来诊所,田志林的鼻子出血不止。

      来找魏如庆之前,田志林曾在郸城县医院检查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确定病情后,田志林父母放弃了在郸城县医院治疗,直接回老家找到魏如庆。医治好段王氏后,周围乡邻都传魏如庆能治血液方面的疾病。

      魏如庆仔细看了田志林的检查结果及各项指标,决定继续用中药治疗。和段王氏的症状不同,魏如庆在之前的治疗方案上做了调整。

      治了半年,田志林的身体竟然一如从前。后来外出打工,现在已60多岁,儿孙满堂。

      从第一名患者的尝试到治疗第二名患者的有所借鉴,魏如庆思考很多。在当时的情形下,他并不确定治疗这两名血液病患者,到底是对症下药还是偶然所得。

      但也就是因这两个病例,1963年,魏如庆开始专门研究血液病。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甚至是挑战。

      实际上,早在1959年,在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展览会上,就传来中医中药配合输血疗法治愈很多再障患者的捷报。此后,全国各地陆续有中医中药治愈再障的报道。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医疗界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白血病。

      除了解最新的治疗血液病动态,魏如庆开始查阅大量的中医书籍:奠定中医血液病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形成血液病辨证论治体系的《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万病回春》……

      但对魏如庆形成自己治疗血液病方法影响最大的,似乎还数《石室秘录》。

      且扬且弃,青灯古卷夜思长

      《石室秘录》中记载,“血病最忌寒凉之品,寒则凝滞不行,难归乎经。”这样的理论影响了魏如庆最初的诊治药方。在治疗之初,魏如庆对于凉性中药的使用慎之又慎。

      在研读中医著作时,魏如庆了解到不少医书倡导“多少之症,亏则补之”,以血液病为例,不少治疗方式是失血就要补血,直至输血。

      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魏如庆边探索边治疗。在这期间,他接触的血液病患者有300多例。治疗血液病之初,魏如庆也曾采用人参、鹿茸、阿胶等名贵药品,以期达到补气生血、健脾补肾的效果。但是他逐渐发现,这种热补的治疗方式并不是那么有效。

      边探索边治疗,其中一名患者的治疗经历对魏如庆触动很大。1981年6月,周口市项城县36岁的刘道英前来就医,在此之前,她被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见到刘道英时,重度贫血的她脸色苍白,却一直发热,身上还有出血点。魏如庆写出药方,刘道英每天服用三碗中药。一个月后,刘道英患病的症状开始好转。但由于血红蛋白回升缓慢,刘道英及家人非常着急。

      对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结合西医学骨髓造血的理论,不少专家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与肾精亏虚有关,因此主张脾肾双补。受此影响,为了提升刘道英血红蛋白的增长速度,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魏如庆尝试加入补气、补血、补肾健脾的中药。没想到,一周后刘道英的身体不但未见好转,发热、出血等症状反而加重。

      魏如庆立即改为最初方案,一周后,刘道英症状好转,但血红蛋白还是未见明显回升。魏如庆心中倍感焦急,与刘道英家人商量后再次尝试加补血、补气、补肾健脾方案,患者坚持服用一月,发热、出血症状再次加重,精神很差,吃饭没有食欲。

      热补治疗的失败,让魏如庆心情沉重。他开始反思:自己所接触的血液病患者多数都内热,血液病中骨髓“再生障碍”现象及“增生异常”现象很可能由内热引起。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魏如庆又查阅各类医学书籍,其中一本古代医书中提到,再生障碍性贫血古代中医称为“骨髓痨”,痨既是痨热,热盛损伤骨髓。

      魏如庆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有内热,就应以清热为主,如果再用补药,岂不是火上浇油、火势更旺?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发热加重,出血加重,怎么能长治久安呢?

      而魏如庆了解到,当时中医治疗血液病几乎都是以补为主,提出以“清热”为主的治疗方式,在他自己看来,都是一种冒险。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