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发布日期:2019-08-1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医学知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就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
     
    3.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
     
    4.食物中维生素D补充不足;
     
    5.疾病因素:有胃肠病史;严重肝、肾损害。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临床表现:
     
    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初期:出生后3个月起,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还有多汗、枕秃。
     
    2.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发育迟缓。
     
    骨骼改变:3~6,颅骨软化:7~8个月,方颅,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颅形;6个月以上可见手镯或脚镯;1岁小儿胸廓出现串珠肋,哈里森沟(横沟),重者鸡胸、漏斗胸;站行走后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
     
    X线:骨骺端呈毛刷状,杯口状改变。
     
    3.恢复期: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X线检查骨骼异常明显改善。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检查正常。严重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诊断依据: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可明显下降,是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准。
     
    血生化与骨骼X线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最后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该病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户外活动、防治可导致VitD缺乏的各种疾病。
     
    药物治疗:以口服VitD为主,治疗剂量:每日给维生素D2000-5000IU。
     
    预防:孕妇多做户外运动,饮食中应含有丰富VitD,足月儿出生2周每日给予生理量400IU,补充至2岁,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婴幼儿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