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急诊医学的领军人:胡卫建

发布日期:2019-05-28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胡卫建,主任医师,现任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国家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西南地区急救中心管理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家委员兼伤害预防专业组组长。

    在省医院急救中心里,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他总是匆忙地走路,匆忙地说话,甚至匆忙地吃饭,像一只不知疲惫的陀螺,转个不停;然而,匆忙之中他又有着异常冷静的思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的身上却彰显出一个应急专家的独特风格。他,就是我省急诊医学的领军人——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

    1991年,当时只是一名外科大夫的胡卫建正在手术台上干得风生水起,省医院领导却决定让他到急诊科组织筹备成立四川省急救中心。虽然心里不是太情愿,但他还是放下手术刀挑起另一副重担!当时,全国的急救医学刚刚起步,很多大型医院也仅仅只有急诊室或急诊科。怎样把只有20张观察床的急诊科建成全省的急救中心?国内可借鉴的经验和实例太少,胡卫建只得到处查阅资料,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经过一年的努力,1992年,依托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四川省急救中心成立,胡卫建任急救中心副主任,急诊外科主任。他曾经在2003年8月提出了《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建设方案》,引起省卫生厅及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方案中,他指出改变急救医学观念的重要性,提出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救——危重病急救”的“一体化”急诊服务医疗体系。

    在同事眼中,胡卫建是一个“苛刻”的人。他总说,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战场,那么急救中心就是冲在最前沿的先锋队,他们随时都面临着最艰巨的紧急救援任务,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急诊意识和高超的业务素质,具有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和快速、灵活的应急应变能力。归纳起来就是“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因此在日常的急救工作中,胡主任总是“苛刻”地要求着每一个白衣战士,同时又用心地呵护着他们的成长。

    如今,当年只有20个观察床的急诊科已被拥有120张床位、170名医护人员的省急救中心所取代。每每看到中心走廊里挂满的各种荣誉奖牌,“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大家都会想到那个为此付出满腔心血的主任。然而,他的办公室里,只挂着三幅醒目的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他说,成绩是大家的,是属于过去的,我们的目标在前方。

    本报记者 曹宇阳 摄影 杨永赤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