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在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军队医护人员互相整理防护服。(新华社/图)
(本文首发于2020年2月20日《南方周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线报道”)
此次派出的县级医院医护人员不在少数,远至宁夏西海固。安徽、江苏等省更将指标下沉至乡镇和社区卫生院。
SARS时,王洵还是医科生,母亲在校医院的隔离病房工作。王洵觉得呼吸科医生很伟大,当她决定选呼吸科时,母亲说,要是不幸再有“非典”,“就靠你们这一代了。”
“老鲁你一定活得下来!一定活得下来!只要你能吃得下,就能熬过去!”黄晓波拔高了音量,他是特意说给身边一同查房的医生护士们听的。
同一张四号床,护士朱恋抢回过许多生,也送别过许多死。
ICU送来一个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前,朱恋备好了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插管。送到这里来的病人,需要高流量的呼吸治疗,才可能抢回一条命。
还备好了肌松药和镇静药,一旦无创呼吸不行,需要插管,得注射镇静、镇痛药,让受重创的肺部进入深度安静。这类药会影响病人的心率和血压,朱恋又拿出了维持血压的药。
转院来的是位老人。原医院医生跪在救护床上给他做心肺复苏,朱恋接上一个呼吸囊,做人工呼吸的加压培养。推入四号床,医生当即紧急插管——这是刚送来的抢救中能给到的最高呼吸支持了。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床位号越靠前,病情越重——紧急送来的重症总是被推进第一间病房。朱恋和两位同事接力做心肺复苏,一人三分钟,交替进行。心电图依然呈现在30-40,一旦停止按压,立刻降至0。
按压了半小时,心率仍然无法自主恢复,医生宣告抢救失败。
死亡并不陌生,但朱恋很少面对这样直接的抢救无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ICU时,她和同事们往往能为病人争取一点治疗时间。直到2020年1月底,她来到金银潭医院南五楼ICU病房。朱恋是湖南首批医疗队五名护士之一。
四号床上更多的是活过来。
这里躺过一位武汉第四医院外科医生,他在门诊接诊时感染上新冠肺炎。同事将他推到四号床,朱恋给他戴上氧气面罩,加大氧流。15分钟后,血氧指数从40回升到80,虽然仍低于正常指标的90,但这几乎已经意味着抢救成功。
生与死、告别与重生每天在四号床上交替发生,在这座千万人口大城里交替发生,武汉自己也成了一个肺部遭受重创的患者,亟需被抢救。
以武汉为中心,病毒感染导致湖北全省受创,紧急向外呼救。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17日,全国已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持湖北武汉,当中1.1万人是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这个数据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长江日报报道则显示,支援武汉的有208支医疗队、25972名医务人员。
这一医疗援助规模已远超2008年造成37万余人受伤的“5·12大地震”。
当下的湖北正在进行两场硬仗。一场是降低病死率的重症之役,战场在金银潭等重症定点医院;另一场是降低感染率的“应收尽收”,战场遍布武汉十余个方舱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和广袤的湖北县乡。
一场史无前例的异地医疗支援悄然启动。为了抢救武汉和湖北,三万多名空投而来的医务人员,甚至动员至乡镇卫生院层级。
“保卫大武汉。”82年后,人们再次想起抗日战争时的这句呐喊。
2020年2月9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正在交班。(南方都市报记者钟锐钧/图)
要是不幸再有“非典” “就靠你们这一代了”十七年前的毒我还记忆犹新
今天是昨天的翻版
而毒却不是昨天的毒
它的狡猾是人惯出来的
强传染也是人溺爱的果
——《武汉方舱医院一个护士的诗》
作者:弱水吟,甘肃一名心理科护士长
呼吸科医生王洵的硕博同学几乎在武汉聚齐了。
她本硕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SARS之后的2005年,王洵选择攻读呼吸科专业研究生。
2019年末,武汉传出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这位呼吸科医生一直密切关注新病毒相关的文献,同学群里的讨论也日渐频繁。
疫情明朗且披露的情况一日比一日严峻之后,“去武汉”成了呼吸科医生自然而然的选择。
重症武汉,重新呼吸:三万医务人员空投,如何
发布日期:2020-03-03 14:4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