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日期:2019-06-13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自古流传至今,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人类健康养生和治疗仍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与会学者表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有助于通过中医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有助中医药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医道与医术传播并重

      当前,中医药文化已经传播到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但中医药文化国际认同度并不高。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以针灸为主导的中医药实用技术价值,中医药理论价值,特别是文化价值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如何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去”,提高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认同度,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中医学分医道和医术两个层面。医术主要指中医的技术和方法,这是可物化、可操作的部分,比较容易与国际接轨。例如针灸,容易被海外接受,并与其他疗法结合生发出新的针灸疗法。”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究员朱建平告诉记者,继针灸之后,下一步将是中药的外传。中药是天然药物,是化学药物的重要来源。如果用现代科学语言去诠释中药原理,也容易为海外人士理解。不过一但按西药理论而不是按中医药理论去使用中医药,其安全性就无法保证。可见,中医医术层面的传播,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应,但随之而来的阻碍也是显而易见的。完整的中医理论的传播,才能有效指导中药、针灸应用,才能发挥中医优势,为人类健康造福。

      对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将展开系列研究,其下分设五个子课题,分别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历史规律研究”“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逻辑结构研究”“基于中医药译介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构建与认同研究”“基于海外传播平台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研究”“基于媒介融合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研究”。该课题将以“文化认同”为落脚点,探讨影响中医药国际传播认同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构建高效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

      该项目首席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院长张宗明表示,该项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拓展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深化中华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国际传播认同理论等研究;有利于助推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学具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在走向世界,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遭遇异质医学时,怎样较好地被接受,较快地融入主流,为更多的民众健康服务,值得研究。

      朱建平表示,中医理论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孕育、滋养,其文化特性十分显著。因此,从长远看,只有将中医学的文化属性部分一同外传,中医才能在海外真正扎根,开花结果。

      张宗明也表示,在中医药国际传播过程中,应当将技术传播与文化传播并重,相互促进。中医药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三个层面。从跨文化认同的顺序来看,往往先是认同物质文化,再是制度文化,最后是观念文化。所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应先从中医针灸技术为主导的物质文化认同入手,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疗效认同带动中医药理论与文化认同。其次推动世界各国中医药立法,通过制度认同,影响、带动文化认同。

      “文化需要较长时间才有可能渗入异域文化之中。文化的传播与融入,要不拘一格,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春雨润物,久久为功。从这点讲,中医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朱建平认为,疗效是中医存在发展的硬道理,也是中医外传、在外发展的基石。进入现代,中医仅有疗效是不够的,还必须安全,安全第一。因此,在当下海外医学科学语境下,传播中医药文化,要按照安全、有效、国际公认的金标准,提出可以被国际认可的中医药的科学证据。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2015年,针刺也被纳入美国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随着国内外对中医的重视,中医国际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开展,会有更多科学证据助力中医国际传播,进而进入有关标准、临床指南。”朱建平说。

      “此外,还要基于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研究证据,争取媒体、公众的信任,取得所在国的合法地位;要强调宣传中医养生治病康复的固有价值,弱化经济价值,淡化商业竞争,减少技术壁垒和利益障碍。”朱建平针对中医药的翻译,认为中医需要采用异化翻译,将中医特有的概念、理论原原本本介绍出去。

      谈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研究,张宗明说,要在开展针对性调研及实效性评估的基础上,从影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的关键环节与话语、平台与媒介等路径着手。在话语认同方面,从译语受众这一核心要素入手,梳理中医药典籍文本的对外传播效果,确立中医药文化对外译介的理论和方法,规范中医药文化术语翻译标准,构建中医药文化翻译学术话语体系;在平台路径认同方面,梳理海外传播平台发展现状,评估多渠道的传播效果,开展平台传播认同度差异分析,整合各个平台资源;在传播媒介认同方面,研究媒介融合条件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的路径、手段,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月清表示,在研究内容方面,要注重考察全球康养医学以及中医药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地方化发展的经验;在研究方法方面则应注意借鉴中华艺术交流和普及的方式和方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院长王键认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要紧紧把握价值取向,把中医视为同样可以维护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另一个系统的医疗体系;要把握基本定位,在传播过程中,要从语言、哲学等层面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国际语言文化体系;要实施多元化传播思路,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要把握多元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方式,力求通过体验感知、技术应用、价值认同、观念转变等多种形式多层次进行文化传递。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